一、为什么要进行复习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的一个环节。1、我们教研室徐惠仁主任提出一个观点,什么叫学习,完整的学习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和科学复习,每一环节要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思考,优化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我平时空下来,喜欢学习和思考一些理论,我记得原来教育局沈克强局长说,虽然理论不是万能的,但谁拒绝理论,谁就拒绝进步。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埋头批作业,并且要抬头学理论,只有你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你的教学方式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改变,继而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因你的变化而变化。
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每天学的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知识点不分主次。所以期末复习时,把每一单元的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和学生梳理,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汇贯通。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联成一个整体。这就叫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因为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提取。
二、如何复习
虽然平时课是一节一节上出来的,但学期最后二个星期的时间如何安排复习,这对于巩固一学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十分重要。现实的情况是,每位老师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在雪小的时候,我们平行班七八个数学老师各不相同,我一直认为教学工作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不任是复习还是备课,但老师之间应该学习和借鉴,然后形成自己更加个性化的东西。现谈我的一点建议:
1、教师要做到三点:胸中有书、胸中有题、胸中有生。胸中有书,也就是一学期下来,老师对这册书的各单元内容胸有成竹。第一单元是什么?分别有几道例题。要熟知每一单元的内容,不要一学期下来自己教了什么都不知道。以已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呢?
胸中有题,我们都是有经验的老师了,针对这一单元,一般要考查哪些知识点,或者说有哪些题型,这些题型这间有什么关系。做到三看,看教材、看教辅材料、看试卷。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老师不要就题论题,要做到根据一点,牵出一条线,引成一个面。也就是老师自己去梳理一下知识点。哪些是重点难点和考点。
胸中有生。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心中有数。特别是后进生,每一单元掌握的情况也要了解。
2、复习课如何上。不要把复习课当成练习课和考试课,要讲练结合,在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练习和考试。一个单元安排一课时进行梳理,有的时候复习要当新授上,有的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恍然隔世。再和他一起回忆,然后再进行练习和测试。
3、归类复习。这一点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复习切忌大杂烩,乱七八糟的知识放在一锅烧,而要分单元归类复习,例如形体安排两天,分数应用题两天。先归类再综合。
4、个别辅导。临近期末,三位老师齐着力,要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三门课的作业问题控制在一小时内,当然,没有作业是最好。加强个别辅导,好的学生已会了,没必要反复做,浪费时间,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实行弹性作业制。
5、资源共享。同年级平行班之间要共享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料,经常交流复习方法,原来我说笑话,学生吃一样的料,练一样的题,如果生源差不多,成绩也会接近。
最后希望大家建立享受的理念,和学生一起复习也是享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千万不要拼命,健康第一;千万不要体罚,学生第一;千万千万要当心。尽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