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习惯的重点训练和培养 ——《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校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英语子课题总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发布时间:2014-11-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汤凤琴

  英语学习习惯的重点训练和培养

  ——《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校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英语子课题总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本学期,英语组根据学情,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了某些英语学习习惯的重点训练和培养,具体如下:

  ①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无论是早读课还是上课,统一规范学生的坐姿—端正,坐好,注意力要集中。只要朗读就要求学生坐直,双手拿起课本与课桌成45°角,要齐声朗读,大声朗读,并保持中快语速,同时还要确保准确。如果需要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身体要站直,声音要洪亮,给人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同时要让学生每天有习惯地坚持至少十分钟的晨读,或者用听录音跟读的方式,来提高语音,语调,把握好重音。一般来说,每天早晨晨读的内容可以是头一天或者上一周学过的课文内容,其中包括单词、重点短语,句子、对话,小短文等,要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也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口头对话练习,熟读某些篇章,背诵某些段落,由于早读内容明确,读记结合,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这既有利于学习单词的发音与拼写,熟悉句子结构,增强语感,同时也是对学过内容的复习、巩固。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坐姿、读书的姿势以及朗读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②做好课前准备。做好课前准备能够帮助学生们尽快地进入上课的状态。针对部分同学在上课铃声响以后才匆匆忙忙地跑进教室再翻书包、找书这些现象,英语教师要求每位同学在下课离开教室之前就要先将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老师前一天所布置的各种手工作业、书本作业、课本和作业本等都放在课桌上或适当的位置以后再离开教室。上课铃一响就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等待上课。避免因寻找东西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

  ③培养学生朗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习惯。每天或每周值日口语汇报活动,每天或每周一个话题,让学生随意去说,开始时学生怕说错,不敢开口说,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说得越来越好,声音洪亮,语速流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同时在学生进行句型及对话练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竞赛的要求从三方面要求,一是正确率,二是速度,三是音量,对于这方面做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让其他同学向这些做的好的学生学习,慢慢的大部分学生在这三方面都做的较好,另外在讲解课文时,在朗读方面,通过限时间朗读及小组比赛朗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些学校还开展口语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使说英语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④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和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多数学生都习惯于上课听而不习惯于记。教学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能学得更好。做,当然包括记笔记。因此,怎样做好笔记也是小学学生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笔记是劳动的结晶,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复习巩固的依据,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直接影响笔记本的目的和使用价值。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才能真正发挥笔记本的作用,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重难点、知识要点、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过程,及时记录自己课堂上未听懂、未理解的内容、学习小结、语法精华、规则口诀、English诊所等方面,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前的复习,笔记都能成为学生最宝贵的财富,便于学生课后有重点地研究,弄懂,进行复习。从而让学生养成记笔记和积累知识的习惯。

  ⑤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导,是上课的起始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也就抓住了听课的主动权。因此,预习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拼读将要学习的新单词,把不会读的单词作上记号,第二天上课时请教同学或老师,其次,让学生听录音,跟录音朗读课文中的对话或短文,或自己大声朗读短文和对话,再次,让学生画出对话或短文中他认为最重要或最难理解的词组或句型,最后,发放一张导学学案测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完成试卷。这些不同的预习方法一方面促使学生学习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新课的学习扫清了单词障碍,使学生学得更有信心。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不适应,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⑥认真倾听的习惯。倾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听来发现他人的错误,通过纠错来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想能认真的倾听,还得有一个能认真听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课堂纪律,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许可后才能回答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同学们由于“抢答”而导致没机会回答问题的现象。

  ⑦ 严格学生书写及作业要求。小学学生的学生对于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不是十分的规范,让学生按规范的形式用铅笔正确书写,另外每节课授课时,对于板书设计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的书写,例如对于大小写及标点符号,每节课都要做强调,目前班里有50%-60%的学生书写很整齐,此外还要求学生一周至少要练1-2篇字。并且举办英语书法大赛,把那些书写较好的作业在教学楼走廊里、班里展览,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⑧坚持不懈的打好音标基础。英语不同于汉语,它是拼音文字,在英语的学习中,掌握英语语音基本知识是学好并记忆英语单词的基础,在平常英语教学及学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进行48个音标以及字母与字母组合读音的教学,教同学们如何去读、写音标,对照着音标在单词中的发音进行反复练习,教授新单词时,对每个单词进行划分音节,要求学生试着拼读,起初,学生拼读速度有一点慢,从而影响了上课时间,但后来慢慢地形成习惯后,三分之二的学生已能快速划分音节并拼出单词,除了个别较长,较难的单词需要我带着大家一起拼读。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单词拼读能力,部分学生基本上突破了拼读关,养成自己学会拼读音标,自己预习单词的习惯。

  ⑨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对于巩固上课所学的内容和提高独自完成作业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晚坚持10分钟。在教学上,英语课是每天1节,因此要求学生每日都要做小复习,即每晚抽出10分钟时间复习当天课堂内容。每到周末,要求学生做这一周的大复习—总结整理这一周所学的内容。长此以往,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性的复习习惯。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效果不是非常好,每个班也就是15%-25%的学生能够做到。

  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通过实验可发现,学生们一时的学习兴趣容易激起,可长久的学习兴趣的保持确是不容易的。对于学生目前以及今后的学习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时紧时松,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遵循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的心里特点,构建学生和谐的学习氛围、健康发展的学习体系,要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归入班级量化,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结,让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成绩的正比关系,是使其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今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伴随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让学生终生受益。

  汤凤琴      2014.2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