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个人小结
发布时间:2014-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施春红

 

“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
个 人 小 结

姓名
施春红
时间
2014.12
个人研究重点: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倾听能力的培养2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虽然孩子们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了,但是课堂上让他们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孩子参加到倾听活动中。这学年我主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上。我的做法如下:
1、设置比赛,激励倾听
记得一年级开始阶段,我班有些学生特喜欢卖弄学问,对我的话总算还耐着点性子勉强听听意思意思,其他同学的回答就不那么卖帐了。于是,我在那段时间特别关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设计你说我做”、“我说你猜”、“你说我评等环节。 在课堂上常搞突击,如让指名学生组词,最后考考谁最虚心,说说刚才哪位同学组了哪个词,比比谁记得多……每天评比尖尖耳朵奖。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慢慢懂得静听沉思也是有学问的表现。 我有时还搞一些有趣的活动:小组讨论时,故意请最不爱倾听的孩子当总结员,或者每人都把别人的发言总结,然后评出最佳代表小组发言。
2、恰当的表扬和激励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告诉他们,老师上课最愿意看到的是他们看着老师的亮晶晶的眼睛,并希望他们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果然有效,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来,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说一遍。,学生会很快调整自己。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恰当在课堂中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雯雯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我讲课更有自信了!谢谢雯雯。在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一张小奖状等。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追求艺术的教学语言。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当灵活多样的运用语文教学语言,把握语言
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眼睛与耳朵。①导入语——新颖而激趣。导入语应该像磁铁,深深地把学生吸引。因此,我们每堂课的导语设计都力求新颖,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组织语——民主而有序,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我们要经常利用学生上进心强的特点,使用赞美的语言,而少一些批评与指责。在宽容与民主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多一点倾听。启发语——巧妙而艺术。启发语重在“点拨”。合理运用点拨语,帮助学生开启学习的门径。振奋精神,活跃思维,激活他们身上每一个“倾听”的细胞。体态语——贴切而形象。尤其是低段的语文课堂,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我们的表情、眼神、身姿等肢体语言缩定学生的视线,从而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