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数学子课题总结
执笔:张文
“基于教师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至今已经近两年,在本学期中,学校全体老师针对本课题,进行有序规划,合理安排,在对课题研究方向定位方面做了透彻的厘清,同时,重新规划了研究的思路。
1、有序规划、合理安排
“基于教师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统领学校课题研究,涉及各学科、全体教师,因此,对课题的全方位认识和有序的规划、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在本学期中,课题研究确立重点,同时迎接该课题的中期评估,为后续的研究做好长远的思考、设计。
2、稳步推进、规范实施
基于已有的教学常规,从学校层面推进常规的基本实施,主要涉及备课、作业批改、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等这几个方面。立足这几个方面,在备课上,要求个性化备课,基于教案,但是必须要融入自我个性化的思考,针对本班实际的具体措施;作业批改,主要关注对教师的批改常规以及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常规,除了要具体落实,还要在落实中推进自我教学行为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在本学期中,老师们能上好课题研讨课,在此期间,再次邀请武进区教研室主任徐惠仁到校讲座,让老师们再一次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更加清晰做课题研究的要领等等。
3、齐心协力、迎接评估
该课题在本学期中进行了中期评估,各课题负责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齐心协力,为课题中期评估做好准备。资料的积累,成果的收集,报告的撰写等等,都是建立在教师切实的行动之上。在大家的努力下,本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评估,由常州市备案课题升格为常州市级课题。
4、多维联动、后续优化
课题研究,立足现在,展望明天,后续的研究需要有各方面的联动配合,才能达成优化。以下有几点共同的展望和思考:
(1)徐惠仁主任上次在给我们讲座培训前,进行了必要的指导,把课题名称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改成“基于教师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把对象限定在教师层面。我们还要在理论思考层面和行动实施层面展开更多的讨论和研究,形成规范体系,建立行动机制。
(2)把“情智课堂”作为“常规”课题研究的一个视点,来结合着展开课堂研究。常规是对教学层面的规范、规则执行的一些具体要求;“情智课堂”呢,是情与智共生的一种课堂,主体对象应该是学生,怎么融入进去呢?
(3)上次课题中期评估,专家组又提出了新的建议,修改课题标题,改成“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同时,指出了许多存在的不足。
(4)部门联动可以多一些,研究氛围还要浓一些,科研能力还要提高一些。
教导处与教科室之间的联动,是进行教科研的一体两翼,也是研究的共同体,所以,许多活动,可以借助教导处开展的活动展开,如常规的教研活动,可以以课题为抓手,确定主题展开研究;一些研讨活动同样也是如此,甚至可以是围绕多主题进行。因为常规的落实渗透的任何课堂之中。当然,课题研究不仅仅是教科室与教导处的联动,其他科室同样需要进行联动进行。
学校进行课题研究,需要全员参与,我们的研究氛围还可以浓烈些,再通过上下联动,提高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