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进 追求丰实的研究之路
——“常规课题”数学子课题总结
(2015年2月~6月)
“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由常州市备案课题升格为常州市级课题,通过中期评估,评估专家组提出了宝贵意见,同时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给进行了必要的全新论证,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本课题改名为“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
数学课题组全体成员,依照中期评估的基本精神,对本课题展开了新一轮的实践研究,旨在寻找到适合本校的研究路径,制订符合学校教学需求的“教学常规”,同时从行动中积累更为宝贵、丰富的经验。
一、扎实督进“常规”的修订和执行
本学期,学校再次对数学常规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潘家小学数学教学常规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切实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在修订中,学校在教师教学常规中的几大板块进行了课题组内的讨论,一致明确认识到,教学常规,应该紧紧扎入课堂,需要切实关注学生,必须提升教学效益,所以,在修订中,继承既往常规中优秀的条款,同时提出了教师教学中,前期备课,要更多地触及“学生活动”,以学生的学习行进为基本教学导向;具体教学中,要规范地执行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注重教学中的诸多“合理性”规范,同时有所提升,把教师的教的范围进行拓展,把学生教纳入课堂教学的体系中来;在教的的作业批改和辅导、评鉴方面,也提出新的要求,制订更为切实可行的常规条款。
二、切实促进“常规”的考查和提升
教学常规的制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在教学中能依托常规,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追求教学效能的提升。
学校秉承规范行为,提升效益的本真目标出发,积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和评价这五大板块入手,完备必要的检查和考核机制。
检查方式通过教师自查、课题组互查、教科室通查,从而确定每位教师在数学常规上的执行情况,然后通过必要的方式进行反馈,既有单独面谈,也有课题组内共谈,最后通过全体教师会议集体反馈,每位教师从点到面,立足自身,了解情况,从大局入手,整体分析,制订个人提升、改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备课上,我们针对基本要求,在计划制订,目标设定,教与学的流程上进行统摄要求,然后又提倡个性化备课,如秦勇副校长,有自己一套有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备课上,也独创一格,每课研读教材,做成符合自己的PPT课件,同时在适合本班学情的前提下,备课中一方面是切重点、难点,简化基本的教学流程,而把精要的、学生理解困顿处重点来备;另一方面,作业上,他尝试让学生先自批,再互批,然后教师统领批改,收放结合,起到了绝佳的效果,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业成绩,名列前茅。
三、务实推进“常规”的研究和总结
本学期,课题组合理规划,在学期初就召开了课题组长会议和全体课题组会议,制订研究方方向,确定行动目标。
2015年4月7日,小学数学“关注教师教学语言组织的有效性的研究”主题研讨活动相机展开;2015年4月20,小学数学“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的研究”主题研讨活动也紧紧跟上,数学课题组成员在研讨主题的导引下,深入课堂,落实教师教学常规,同时又走出课堂,进行实实在在的研讨,关注教师语言组织的有效性和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的有效性,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条分缕析,寻找必要的行动路径,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查漏补缺,形成有效的行动策略,更是为教师教学常规的全面落实和规范提升提供了“支撑点”和“登山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学校不遗余力地组织和推动额提足成员学习提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经过统计,数学课题组成员培训轮次近上百次。
在学习、研究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不忘总结提炼,把自己的心得反思、成果思考等付诸笔端,经过统计,本学期在区、市、省级论文评比中,有10多篇获得一、二、三等奖,有10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于各级各类杂志上。
后续研究仍在继续,我们数学课题组要做的还有很多,从展现课题的内涵角度讲,活动有待更丰富,思考有待更丰盈,成果有待更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