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5)
时 间
|
2014.4.2
|
地 点
|
五办
|
活动内容
|
教学研讨
|
参加对象
|
高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观摩吴新民教学公开课《确定位置》
|
||||
2、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评议、研讨。
|
|||||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韩英)
一、观摩吴新民执教公开课《确定位置》。
二、吴新民老师的教案《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举例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精力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作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我们一起随着这艘轮船的航行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夜色降临,轮船迷失了航向。幸好我们带了指南针,利用指南针我们可以确定方向,借助雷达我们还搜索到了附近的两个灯塔。
三位船员分别向船长汇报灯塔的位置。
船员1说: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
第二位船员说: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
第三位船员说: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
你更欣赏哪种说法?为什么?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知道哪些因素?
看来要确定物体的位置,还真有讲究。板书:确定位置
板书:确定位置
(二)展示交流,提炼建模
1、回忆旧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研究过位置和方向。我记得有个成语“四面八方”,你知道指的是哪八方吗?
(1)根据学生回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北方,英文是north,可以用字母N来表示,南方是south,用S表示,西方是west,W,东方是east,用E表示。
(3)除了这四个基本方向,我们还研究过哪些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2、链接新知
(1)东北方向是正东和正北之间的区域,东北方向也可以说成是北偏东。
(2)正北和正西之间的区域,就可以说成……
(3)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4)我们习惯说北偏(),南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5)介绍:这种表示方向的说法,最早运用在航海中。而航海指示方向用的是指南针。指南针一头指着南,一头指着北。所以我们为了看方向,一般以南北为基准。
板书:东北方向也可以说成北偏东。西北方向:北偏西;西南方向:南偏西;东南方向:南偏东。
3、认识角度
(1)灯塔1在北偏东30度,北偏东30度是怎样确定的呢?
(2)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3)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思考?以轮船为中心,以正北方向为角的一边,向东偏30度,轮船和灯塔所在的射线就是北偏东30度。
(4)这时我们能准确确定灯塔的位置了吗?(不能)为什么?(还要知道灯塔和轮船之间的距离)你还需要什么条件?(比例尺、图上距离)
4、认识距离
(1)出示图上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灯塔和轮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现在,你能完整地说出灯塔1的具体位置吗?
5、巩固认知
(1)灯塔2的位置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诶,为什么是北偏西55度,而不是北偏西35度?指出:灯塔2的方向是北偏西,要以轮船为中心,以正北方向为角的一条边,向西偏的角度是55度。
6、提炼方法
(1)通过分析2个灯塔的位置,对于确定位置我们又有了新的思考。要科学、精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考虑哪几个因素?
(2)板书:方向(角度)、距离。
7、研究画法
(1)此次航行的目的地是神秘岛,神秘岛的位置在轮船南偏东60度4千米处。你能在找到它的具体位置吗?在研究纸上找一找、画一画。
(2)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神秘岛的。
(3)我们一起来分享几位同学的思考。你有什么想说的?选择作业展示,分析错例。
(4)在操作的过程中,在哪里遇到了困难?画图的诀窍是什么?
揭示:先用量角器确定方向画出射线,然后根据比例尺计算距离,最后描点定位。
(三)多样练习,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1)找到了神秘岛的准确位置,我们赶快出发吧。瞧,神秘岛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寻宝大行动就要开始了。
宝盒1、宝盒2、宝盒3分别在营地的什么位置?
宝盒4在营地的南偏东40°方向9千米处;宝盒5在营地北偏西40°方向9千米处。请你找出这两个宝盒的具体位置。
拿出你的探险地图,找一找、填一填。
(2)宝盒1在什么位置?宝盒2呢?宝盒3呢?
(3)你找到了宝盒4,很有经验呀,怎么找到的?
(4)你能在屏幕上点出宝盒5吗?
2、对比练习
(1)谢谢你,为大家找到了宝盒5。一位探险队员在宝盒5中还找到了一个锦囊,我们一起打开看看,好吗?
(2)宝盒6在宝盒5的……。咱们比比谁先找到宝盒6。
(3)找到了吗?在哪里?上来指出来。是这儿吗?你来指?是这儿?
到底在哪儿?为什么?肯定?在这儿寻宝的同学,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是呀,观测点不同;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呀。
3、综合练习
(1)找到了宝盒6,我们也打开看看。
(2)这是什么图?揭示,这是雷达扫描图。雷达扫描在军事、航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就启程到神秘岛机场。瞧,这时飞机场的雷达扫描显示。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你能确定飞机的位置吗?
(3)地面指挥中心向飞机发出指令,要求飞机飞行时与机场方向角度保持不变,该怎么飞?如果是距离不变呢?
(4)开往上海的航班即将起飞,我们一起乘机返回。飞机在上海着陆,而我们的目的地是常州。常州在上海的哪个方向多少千米处呢?量一量,算一算。
(5)回到常州,你一定对这次旅行记忆深刻。还想到哪个城市旅行呢?选择你感兴趣的两个城市,其中一个作为观测点,确定另一个城市的位置。你选择的是哪两个城市呢?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个好去处……
(四)总结反思,拓展提升
1.这一节课,是探险寻宝的旅程,也是数学学习的旅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五年级时我们曾经学习过用数对确定位置,今天我们研究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两种确定位置的方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为我们在中学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打下了基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进一步了解关于笛卡尔坐标系以及雅各布·伯努利推广的极坐标系的知识。
三、对吴新民老师的课进行评议。
韩英老师综合评议:
吴老师的课,清新明亮,自然流畅,给人美的愉悦。纵观整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本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在认识物体的具体位置时,多媒体层层展示,一目了然,形象具体。通过让学生寻找宝盒,一步步深入探究,既带着学习的兴趣,又带着探究的冲动。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本课由马航失联客机导入,既贴近生活实际,又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不仅学生的兴趣浓厚,而且使课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更好地进行了学科融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
3、有效渗透科学知识。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元而立体的。在课的最后,通过雷达扫描仪、机场定位仪等知识的出现,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科学的紧密联系。
整堂课的学习,学生是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完成的。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