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跳多远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98、99页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体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学习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1、听故事:
猴弟弟:嗨!猴歌,咱俩来立定跳远比赛谁赢了这树上的桃子就归谁!
猴哥哥:你哪能比的过我!我用单脚跳还比你双脚跳得远呢!
小兔:咦?双脚跳得远还是单脚跳得远!
二、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小朋友,请你在小组里猜猜看,怎样跳得远?
猜测:双脚并拢跳得远。右脚可能比左脚跳得远。半蹲着跳得远。……
小兔:各种跳法你能跳多远?想知道怎样跳得远吗?
板书:你能跳多远
三、小组实践,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1、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兔: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知道跳多元,怎样跳得远呢?
小兔:你知道怎么量吗?
安排学生测量、讨论、交流测量的过程。(从一位同学起跳得脚尖处开始到他跳的终点脚脚跟处测量得到的距离就是这位同学跳得厘米数。)
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
(1)小组内每人用不同得跳法跳一跳,并测量距离,在表内纪录数据。
(2)小组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把实验结果及讨论得到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刚才故事中猴哥哥说的话有道理吗?
(4)从刚才的统计表中,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还想知道男生跳得远还是女生跳得远。
我还想统计双脚并拢跳的成绩。
我还想统计双脚并拢跳的人数。
……
(5)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填写统计表。
(6)从你的统计表中还能告诉大家什么?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1、通过这结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进行统计?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学到的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在测量统计过程中,同学测量结束后应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