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少先队小课题研究情况反馈表
小 课 题 名 称: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小 课 题 负 责 人: 杜青青
小 课 题 辅 导 员: 蒋 丽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武进区潘家小学
小 课 题 起止日期: 2011.9 — 2011.12
课 题
名 称
|
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
启 动
时 间
|
2011.9
|
完 成
时 间
|
2011.12
|
课
题
组
辅导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教授学科
|
分 工
|
蒋丽
|
女
|
41
|
|
语文
|
负责分配任务、辅助队员搜集、整理资料、开展实践活动。
|
|
|
|
|
|
|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
|
特长与爱好
|
分 工
|
杜青青
|
女
|
11
|
班长
|
书法、弹琴
|
负责走访实践、调查分析
|
陆文静
|
女
|
12
|
副班长
|
看书、画画
|
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宣传工作
|
课
题
组
组
员
|
岳 涛
|
男
|
11
|
生活委员
|
画画、数棋
|
走访调查
|
李宏庆
|
女
|
12
|
文娱委员
|
旅游、拍照
|
搜集资料
|
龚玉娇
|
女
|
11
|
组织委员
|
看书、听音乐
|
搜集资料
|
常雪玲
|
女
|
11
|
劳动委员
|
跳舞、唱歌
|
走访调查
|
施泽鑫
|
男
|
12
|
体育委员
|
做手工、看书
|
整理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学生饮食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武进区潘家小学六(2)班队员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3.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知识,知道各种事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三、活动计划:
(一)成立活动小组
(二)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9)
(1)确定研究主题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自由成组,选出组长;写出开题报告,成立课题组。
(2)布置初步的活动研究内容
A、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垃圾食品。
B、调查了解本班学生最喜欢吃什么食品,并分类。
C、如何合理安排饮食,收集健康饮食小常识。
D、办合理饮食板报到社会去宣传。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调查阶段(2011.10)
根据分工合作原则,各个小组从不同角度收集科学用餐的学问。这主要是在校内,地点是电脑室和图书室。在这次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我与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和图书管理员取得联系,并共同协助孩子们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各个组的孩子们分工合作,在电脑室和图书室里紧张而愉快地工作着。看着孩子们热情高涨,我鼓励孩子们将调查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回家后继续调查,可向家长等请教,把调查表完善。
第三阶段:动一动,做一做(2011.11)
根据前一阶段我们了解到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对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自我诊断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是否合理、是否健康。
1.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在家掌勺。
2.同学拟定一份一日三餐的饭菜谱。每组评选出1至2份优秀饭菜谱,在教室内张贴。
3.出份营养套餐小小报
第四阶段:总结分析调查阶段(2011.12)
A组:人体必需的食物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生理活动起什么作用。
B组:儿童应该多食用哪些食品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
C组:日常用餐中为什么要提倡主杂粮、主副食、荤素食等饭菜多样化。
D组:对自己或同学中的某些饮良习惯进行科学分析,分清哪些用餐方式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第五阶段:宣传科学用餐(2011.12)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进行宣传,宣传的内容是:
1.什么是绿色食品。
2.知道了饿了才吃饭对身体是有害的;
3.多吃菜少吃饭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4.吃零食有害健康;
5.不良的饮食行为对人体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等。
6.采购食品要多样化。
7.吃豆制品并不是越多越好。
四、研究成果:
使不注意如何健康的饮食,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孩子们能关注饮食的合理与搭配,考虑吃什么对自己的身体有益,怎样吃才健康,并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健康饮食的习惯。
五、表达形式:
小论文、调查报告、手抄报、图片等。
附1
零食的危害
香、脆、甜、酸、咸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话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欢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时饭不吃,而这些食品不离口,结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不时的摄取零食,势必使肠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同时,过多地吃甜食,糖在肠道中容易发酵产气,使肚子产生饱胀感,食欲使大受影响。这样孩子就处在似饱非饱的饥饿状态,所需营养不足,阻碍了正党生长。此外,吃零食必用手,有时因手没洗干净而感染了疾病,如急性肠胃炎、肠虫症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每天的营养又如何保证呢?
当然,这些小食品也不是绝对不能给孩子吃,关键是要适量适时。饭后用些糖果还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数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
附2
绿色食品的含义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
绿色食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和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肥料、兽药、添加剂等投入品、严格防范有毒、有害物质对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污染,确保环境和产品安全。
为适应我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及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与国际市场竞争,从1996年开始,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将绿色食品区分AA级和A级。
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的基本要求。
绿色食品标准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为基础,参照发达国家标准制定,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用以证明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品质特征。它包括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文“绿色食品”、英文“GREEN FOOD”及中英文与图形组合共四种形式。
附3
什么样的吃饭方式最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食物的营养高低越来越受重视,但大部分人关心的往往是某种单一的食物有什么营养,比如“豆角有补肾的作用”、“多吃苦瓜能降血糖”,但吃饭要重视食物搭配。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
慢食:“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
素食: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淡食:包括少盐、少油、少糖等内容。一个“淡”字可解。
冷食:吃温度过高的食物,对食道健康有害。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洁食:“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
生食:并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定食: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
小食: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附4
科学搭配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
一天要吃三餐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 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 小时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生物钟与一日三餐: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大脑与一日三餐: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消化器官与一日三餐: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 秒,在胃中停留4 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 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餐中食物的选择: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较合适。
早餐的科学搭配: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 克之间,热量应为700 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 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附5
我设计的一周营养食谱
星期一:早餐:馒头和草莓酱、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酱黄瓜水果:夏橙或白萝卜1个 中餐:荞麦大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豆腐血旺丝瓜汤 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
星期二:早餐:玉米窝窝头、牛奶(或豆奶)、卤五香盐茶蛋1个、豆腐乳(1/4块) 水果:枇杷(或长生果)3-4个 中餐:花生米饭、肉末茄子、葱花土豆泥、鸭子海带汤 晚餐:冬苋菜稀饭、豆沙包、菜椒榨菜肉丝
星期三:早餐:鲜肉包、牛奶(或豆奶)、咸鸭蛋(半个)、素炒三丝(莴笋、白萝卜、胡萝卜) 水果:鸭梨(或西瓜)一个 中餐:红枣米饭、黄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金针菇紫菜蛋汤 晚餐:三鲜面块(猪肝、火腿肠、黑木耳、平菇)、清炒菠菜、青椒土豆丝
星期四:早餐:苹果酱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炒泡豇豆水果:香蕉(或黄瓜)1支 中餐:二米饭(黑米、标米)、香菇黄花黑木耳肉片、红椒炒黄瓜、白萝卜海带排骨汤 晚餐:豆浆稀饭、葱花煎饼、菜椒芹菜肉丝
星期五:早餐:酱肉包、牛奶(或豆奶)、素炒三丝(莴笋、白萝卜、胡萝卜)、鹌鹑蛋2个 水果:猕猴桃(或桃子)1-2个中餐:赤豆米饭、魔芋烧鸭、红椒炒花菜、鱼头香菇冬苋菜汤 晚餐:芹菜猪肉包子、西红柿炒鸡蛋、肉末豆腐脑
星期六:早餐:面包、牛奶(或豆奶)、煎鸡蛋1个、卤五香豆腐干水果:草莓(或李子)5-6个 中餐:二米饭(大米、小米)、五香耗儿鱼、五彩银丝(黄豆芽、胡萝卜、莴笋)、鸡腿菇木耳菜猪肝汤 晚餐:玉米粥、鸡蛋发糕、鱼香肉丝
星期天:早餐:芝麻酱花卷、牛奶(或豆奶)、煮鸡蛋1个、豆豉凤尾鱼水果:苹果(或萝卜)1个 中餐:金银饭(玉米糁、标米)、黑木耳笋子烧鸡、糖醋白菜、绿豆南瓜汤 晚餐:韭菜猪肉饺子、蒜泥藤藤菜、肉末炒豇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