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丹艳)2019-2020学年(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教学课时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一、数一数、比一比 | 3 | 11 |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 5 |
2 | 二、比一比、1-5的认识 | 5 | 12 | 整理和复习,数学乐园 | 5 |
3 |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 5 | 13 | 11-20各数的认识 | 5 |
4 |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 5 | 14 | 认识钟表,9加几 | 5 |
5 | 认识物体和图形 | 5 | 15 | 8、7、6加几 | 5 |
6 | 国庆节放假 | 5 | 16 | 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 | 5 |
7 | 分类 | 5 | 17 |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 | 5 |
8 |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 5 | 18 | 总复习 | 5 |
9 |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 5 | 19 | 总复习 | 5 |
10 |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 5 | 20 | 总复习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