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过程材料>>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金炀)《基于教材的主题式小学英语阅读体系的研究》个人小结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6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汤凌云

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能适当地开展阅读教学,对巩固英语课内学到的单词和句型、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阅读还能让小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1)精选阅读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阅读内容非常少,有必要选择课外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A、趣味性  指选择的材料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必须是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如英语童话、英语歌谣、人物趣事、通俗浅显的科幻作品等。

B、适宜性  指阅读材料要难度适宜。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弱。如果阅读材料生词量太大,材料里知识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就很难进行阅读。一般情况下,生词比例应控制在文章总词数的3%左右。

C、匹配性  选择的阅读材料在题材和内容深度上应尽量与教材内容匹配。这样既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又能适度拓展英语的知识面,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

2)改革阅读训练方法

A、与听力训练结合

在课内教学任务完成后,可精选若干篇与本单元语法相近、话题相仿、词汇难度相当的短文进行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一种是先阅读短文,然后由教师口头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种听读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B、与口语训练结合

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所读内容,或者根据文章内容自编对话,然后开展对话练习。这样做,既训练了朗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与书写训练结合

这种训练分两类:一类是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另一类是模仿话题写类似的小短文。模仿话题写短文要求学生先理解提供的范文,然后根据一定的句法和语言规则进行再创造。这种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指导学习策略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注意让学生掌握以下策略。

A、整体领悟,跨越障碍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这样的心理障碍:俱怕生词和难句。学生一旦遇到生词、难句,就不肯继续往下读了。要克服这一障碍,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几个生词、个别难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往往没有很大影响,可以跳过它们继续往下读,后面的叙述很可能提供解答难点的线索,阅读的关键是了解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不要纠缠于某个生词和难句。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养成略读、快速阅读的习惯。

B、逆向检验,确保无误

看完全文、选择答案后,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可以把选择的答案重新放回文章中,看看答案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如果不符合,再重新选择答案。对于对话的阅读,首先要分清对话中人物的角色,再看对话的内容,切忌角色不分,颠三倒四。

C、多种表达,防止僵化

英语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在英语中往往可以碰到一种意思多种表达的情况。例如,可以用多种表达方法表示天气晴朗,如“Its  a  fine  )nice/lovely  day”,“Its  sunny today”,“The sun is shining”,“The sky is blue”,“The weather  is  wonderful”,等等。如果教学中不重视这种训练,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特别是在做“判断所给句子是否与原文一致”的阅读题目时,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句子结构与原文有差异但意思完全相同的题目,但他们往往会根据句子的结构去判断,而忽视句子的意思。这种因思维定势而导致判断错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一句子译和句型转换训练。

4)注意文化差异,学会英语思维

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了解甚少,阅读英语时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针对阅读内容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特别是风俗礼仪、习惯用法等。教师可以通过教唱英语歌曲、组织英语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