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过程材料>>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课题组(2020年4月)个人研究计划(蒋丽丹)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飞云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个人计划  (蒋丽丹 )     

 一、指导思想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阅读是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是思维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小学生解题错误与数学阅读的关系研究。考试、练习中学生的解题错误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方面是学生因不会阅读造成看错题目要求,看错数字、理解错误等。本课题想通过小学生解题错误与数学阅读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阅读观。

 2 、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采用哪些方法、采取哪些形式、组织哪些活动等都是本课题需探讨的内容。

 3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学习数学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加强课内指导,拓展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方式多样化与阅读效果的研究。

三、研究措施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尽可能多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四、研究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但学生如果对阅读的对象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就会很糟糕,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导数学阅读示范,优化数学课堂模式

数学教师本身应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策略,努力借助于数学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切实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3、引导数学思考,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