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认识百分数》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英

在层层递进中构建百分数的意义

——《认识百分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第84~85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数和比等相应的转化。

2.学生在构建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经历概念抽象的过程,发展数学思考。

3.在经历百分数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制定依据: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教材通过投篮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一步步剖析,从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这部分知识在数学的学习中启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后面百分数运用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直接知识指导。

已经学过的知识

本单元的知识

后续将学习的知识

认识分数(三年级上、下)

分数的意义、运算等(五年级下册)

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百分数的运用

认识扇形统计图(六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接触了许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但是这个知识是生活化的,学生并不能理解百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而且更多的只是初步的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价值,学生并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很好的解释生活中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的价值,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好的帮助。同时,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情感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百分数实物、作业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老师做一个动作,你知道这是什么运动吗?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一位篮球明星,(姚明)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出示)

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但上赛季下降到了78.3%。(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

 教师: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共同认识这个,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教师: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板书:意义?作用?异同?)

师:有求才有解,这些问题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都能一一的找到答案。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

1:我们学校也有一支优秀的篮球队,上个星期和其他的学校进行了三场比赛,老师记录了这三场比赛中的投篮情况。

1)教师:我们来看看。(出示表格)

 

 

教师:哪一场投篮的情况好一些?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隐去“投篮的次数”,添加“投中的次数”

投中次数

16

13

18

学生思考后发现:仅仅比较投篮的次数和投中的次数,都不能全面的反映投篮的情况,应该把投篮的次数和投中的次数综合起来考虑。

3)同时出示投篮的次数和投中的次数。

提出要求:先想一想,再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算式)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收集资源。

资源一:用减法计算比较。

资源二:用投中的次数占投篮的次数的几分之几计算,然后化成小数比较。

资源三:用投中的次数占投篮的次数的几分之几计算,然后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

交流:先同时出现资源一和二,你看懂哪一种,就来说说哪一种的方法。举反例投5个,中0个来说明减法不合适。

接着同步出示资源二和三,他们都是算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比较,但是他们的比较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

揭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

4)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二的填写。

提问:64/100指的是?(第一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60/100的实际含义。(教师板书)

     得出:第二场投中的比率高。

5)师:64/100、65/100、60/100这三个分数都是百分数,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写成这种形式,而写成带有百分号的特定形式(板书%),我们看一看。(多媒体出示)

提问:你们会读吗?

说明:百分数读作“百分之几。”(板书)

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说一说百分数的含义

我们班有40%的同学会游泳。

农民今年的收入相当于去年的105%。

(学生说后板书:我们班会游泳的占全班人数的40%。农民今年的收入是去年的105%。)

2)比较归纳

我们写了这么多个百分数(指着黑板上的5个),你认为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

3.百分率的含义

师:那是不是所有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呢?

多媒体出示书100页的第3题: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一堆煤97/100吨,运走了它的75/100。

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引导学生悟出百分数指的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是一个分率,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率、百分比)百分数是一个特殊的分数,百分数没有单位。

4.总结:学到这,这些问题我们都得到解答了吗?下面我们就到生活中找找百分数。

三、自己动手,探索意义

1.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同学们课后也都收集了一些。现在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利用表格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收集的这个百分数的意义。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学生交流后,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说一说。

如:衣服的成分;果汁的含量等。

特别强调:酒瓶标签中百分数后面的vol不是单位,而是指酒精的体积占酒体积的几分之几。

2.师:老师也收集了几个百分数,你能说说它的意义吗?

1)这个班级学生的近视率是20%。(通过这句话你还能想到什么百分数?视力正常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80%。)

2)商场挂出部分商品“三折”,指出就是按原价的30%出售。

3)农民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长了5%。(去年的收入是100%,今年比去年增加5%,今年的收入是去年的105%。)

3.师: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来填一填。

1)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

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100,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    ):100。

引导学生: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给一艘轮船装货,已经完成了75%,已经装船的货物与货物的总量的比是(   ):(    )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8%  6.9%  100%      80%       200%

1)我国神一至神八全都发射成功,成功率是(         )

2)一个儿童体内(         )是水份。

3)一辆汽车严重超载,装的货物是限载重(         );

4)小明每月的零花钱占买图书钱数的10%。开始节约后,只占(      )。

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填的理由。

四、对比总结,掌握写法

1.师:我们认识了许多的百分数,也知道了他们的意义,可还没写过一个百分数,你们会写吗?

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指导书写。

师:带着这些建议,我们来比赛写一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十个,写完你可以继续写,那算超额完成任务。

学生写百分数。

师:停!先不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老师的任务是10个,请用今天学的百分数的知识来描述一下你写了几个,让我们大家来猜一猜。(鼓励学生用:完成了10个百分之几;还差10的百分之几;多写了10个的百分之几来回答)

几名学示范后,同桌之间猜一猜。 

2.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十拿九稳 90%  半信半疑50% 事半功倍50%   一箭双雕200%

比比谁妙解的最准。

    五、名言警示,结束全课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了百分数(板书:认识),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教师:你能用百分数来描述你这节课的感受吗?

学生1:我对这节课的满意率为100%。

学生2:我学到90%的知识。……

教师: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想到了一个有关百分数的名言公式。(出示: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爱迪生)一个人的收获不仅来自于1%的灵感,更重要的来自于99%的汗水,只要努力,我们就能成功。

 

板书:   认识百分数  

意义?作用?异同?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第一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 写作64%

第二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5/100 写作65%

第三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0/100 写作60%

我们班会游泳的是全班人数的40%

农民今年的收入是去年的10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