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5日,潘家小学语文教研组进行了本学期的第六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低年级童话下的读与写”。这次由吴倩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的《大象的耳朵》一课。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童趣。
教学中,吴老师先利用扇子导入引出“扇”字,了解扇字的构造,后引入课题大象的耳朵。接着请学生朗读课文,寻找大象耳朵的特点和作用了解认识生字似,耷,痛,烦等生字,知道多音字“扇”,了解不同读音下字的意思也不同。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利用演一演并问一问说一说的方式读好文中的问句。在读、说、想、演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动物的心理,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哲理性。在角色扮演中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最后,通过合作,自主的学习方法让同学们小组活动,互相听读,同时再次细读课文,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并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下午,全体语文老师汇聚一堂,对吴老师的课进行认真研讨,在陆雪梅老师的组织下开始了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吴老师进行了说课,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设计理念和反思,对于最后的生字教学时间不足进行说明。 随后沈菲、赵雪芬、王逸雯、杨李、钮里平校长及许建云老师进行评课,对吴老师在教学上的进步表示肯定,教态自然,语气亲切,课堂气氛活跃,板书精美,粉笔字进步很大。随文识字扎实有效,体会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同时提出用形声字等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记忆生字,也可以用字源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实现识字教学的方法多样性,让课堂更有趣。同时还指出吴老师课堂上的语速太快,有时会听不清,要注意细节。她的师傅赵雪芬老师认为吴老师每次上课都有进步,一次比一次好,最后三个生字:扇、痛、遇的教学,虽然都是半包围结构,还是要注意左上半包围和左下半包围的笔顺规则是不同的。最后许建云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课堂中应该让学生动笔划一划,对如何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提出了有效的建议,让我们都受益良多,对今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启迪。
本次活动研讨气氛热烈,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好的平台,让我们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