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阶段小结(2021.6)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也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能力的强弱与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也正是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调查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广泛听取了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下,从研究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训练入手,遵从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
一、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奠定此课题研究的基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研究》等关于阅读指导的内容,分析数学阅读的特点,如何指导阅读等。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征订的教学参考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构建新型课题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上学生能独立自学的老师坚决不讲,对一个具体题目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课外有意识增加读内容,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写数学日记;推荐数学读物,举行读书沙龙。开展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学生的数学习得水平明显提高。教师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研究的道路上步伐还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向年轻教师跟进。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途径。
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的阅读,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于学生当中。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需要准确无误,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字语言。教师的阅读要认真,语言表达要准确;对学生评价要善意的提出见意,给学生创设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微网络教室等,要求教师经常光顾,带动学生自觉阅读。青年教师经常利用互联网同学生进行交流,和学生共同探讨数学问题,向学生推荐优秀教师网页,寻找可读性较强的资源,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3、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龙头,示范优秀的教学方法,自从实施课题研究以来,学生学习劲头高涨,教学效果明显,极具推广价值。我们也要求广大教师紧紧抓住这样的学习机会、去观摩、去学习、借鉴适合本学科的教学经验,活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三、以校本教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教师即研究者”也已经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我校有“市教研基地校”的美称,我们抓住这个有力的地域优势,积极扩大与兄弟学校的交流,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取长补短,在教研中提升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探究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