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中午好! 又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驻足回望匆匆度过的一年,有努力也有收获,有喜悦也有遗憾。万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现向诸位简单陈述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以求在梳理中发现不足,在盘点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新的增长点。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赓续传承,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科研、师训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着力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年来带领教研处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加强跨学科融合,深入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笃行不怠,持续提升管理能力 (一)教学管理和教师发展 1.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扎实开展常态教学研讨。 如果说新优质学校的创建是潘家小学发展历史上一个关键事件(新的起点),那么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保有核心竞争力的源点。促进常态课教学效果,在开齐上足课程、精心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教学的实践性、复杂性、系统性,准确理解教与学、学与评的关系,提升教学素养。建立教学常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每学期初、期中、期末定期就老师们的听课、备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常态。每周坚持推门听课,坚持检查课程执行情况并反馈,倡导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聚焦“习惯、思维、合作”,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努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推进教研组建设工作,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深化教研日活动,助推教研组主动发展,提高教研组专业化发展水平,优化教研组学术氛围,树立学科教研组的品牌意识。改革备课制度,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与活动。做好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围绕专题的项目化深度学习,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学习、交流、研究课展示中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一年来,李凌飞、顾靖溢、时梦颖、陈丽锦等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展示潘小“后浪”耀眼的风采。 3. 提升课内外衔接质量,多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努力让学生校内学习与假期学习的对接,积极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的作业研制建设与管理,合理设计学生体艺科技等实践性的家庭作业、精心组织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指导,让学习成为自觉生活的一部分。一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拓展和科学指导,带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二是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三是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学科拓展活动,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营造“家园课程”文化,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校内校外的齐心协力,着实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校内过重课业负担,同时,增加了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艺术培养、运动兴趣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艺体学科的学习活动时间。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任务中释放出来,解放了孩子的天性,增强了创造力和活力,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2022年5月现代快报专版报道我校双减工作《“双减”,使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 4.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课程实施有序规范。推动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提升课程规划、执行、开发和评价的能力。按照潘家小学课程开发实施指导意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和实施进程。以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基础学力为主线,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力求在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家园课程:让每个生命幸福成长》获2021年武进区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三等奖。 5.倡导信息技术迭代,信息科技服务于教育教学。组织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积极开发和创新教学资源,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促进课程教学与信息化的应用和创新,其中杨唯洁老师获得区信息化教学能手一等奖,后期将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网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二)科研推动和个人成长 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引导老师们强化问题意识,力求突破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以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课题研究的核心,求真务实地开展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切口小、措施实、效果著、影响深。完善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注重课题研究资源的积累。组织课题组骨干进行培训,引导各课题积极做好实践研究工作。胥校主持的江苏省规划课题《构建生长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于2021年12月顺利结题;何校主持的国家电教课题《数字化环境下课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于2021年10月顺利结题;区级英语课题“基于教材的主题式小学英语阅读体系的研究”、数学课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在持续研究中;同时,在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期课题中成功申报一个市级课题和三个区级课题。在此基础上,老师们还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发表省、市级刊物,有几十篇论文在2021年度武进区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 2.着力提升个人素养,努力争当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我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英语学科教学方式,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关心辅导每一位特殊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反思并努力付诸笔端,有多篇论文获奖和发表,执教观摩课和专题讲座。本人主持的省教科研课题《基于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获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一等奖,武进区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常州市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并在2022年1月获评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在此,衷心感谢各位一路支持我、信任我的全体潘小人! 三、勤政廉政,不断强化责任担当 作为党员教师,我始终坚持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不懒惰、不消极怠工、不投机取巧和推诿拖拉,以积极认真、尽职尽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勤奋工作。一年来,在全体潘小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同收获了2010-2021学年度获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办学水平考核优秀级、集团化办学水平考核优秀级的一系列好消息,这一切都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潘小精神的行为表达。未来,我将始终秉持“学校利益第一、教师发展第一、学生成长第一”的理念,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老师们一起创造我们潘家小学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我的述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鲁 利 玲 2022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