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将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本节课的知识是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提高 ,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和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我没有利用多媒体课件,而是用卡纸做了8个桃子和一个盘子。首先是复习旧知,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子的( );平均分成3份?紧接着,我拿出了一个盘子贴在黑板上,问:“这有一盘桃子,将这盘桃子平均分成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有的学生说:“需要知道有多少个桃子。”有的学生说:“不需要,就是。”带着这样的争议,我让学生再次回顾旧知,什么是分数?引导学生明白:只要将这盘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
,与桃子的多少没有关系。接着,我又问:“将一筐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抛出,每个问题都相互联系,一层一层拨开,让学生眼前一亮,真正体会到分数的意义。接下来,我就告诉他们,将一盘里有6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8个桃?20个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这样设计让知识拓展得自然、流畅。学生通过刚才的知识迁移,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出示一盘不知道桃个数的盘子,和看到个数的一盘桃子, 能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有利于学生把思维焦点聚集于“一个整体”上。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对比,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辨别易混淆内容,联系前后知识,充分运用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应用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感知“几分之一”的含义。第一次对比:一个桃子的二分之一和一盘桃的二分之一的对比,区分一个物体的二分之一和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不同。第二次对比:从一盘桃有6个,到一盘桃有8个、20个,突出桃的个数虽然不同,但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每份都是整体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逐步明晰“一个整体的二分之一”的含义,使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第三次对比:三盘桃都是6个,分的结果为什么有的用二分之一表示,有的使用三分之一表示,而有的又是用六分之一表示,从中得出结论,把一盘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几分之一。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