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古文《猫捕鱼》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5-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施春红

猫捕鱼》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施春红

教学内容:《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准伏、坠、跃、皆字音,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想象画面,读出画面。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

小猫。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猫的可爱、调皮。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点:找关键词语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难点:学会补白人物心理活动。

突破措施:通过想象,还原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一则谜语,出示谜语:头大耳朵小,胡须两边翘。走路静悄悄,说话喵喵叫。(出示课件一,学生一起说出谜底)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小猫咪。板书:猫

2说一说:你喜欢小猫吗?小猫喜欢吃什么?(板书:鱼)

3、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可爱的小猫身上。咱们先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欣赏一组猫和鱼的图)猫和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大家来猜一猜。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猫捕鱼》。(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是什么意思呢?(捉)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质疑)设疑:猫是怎么捕鱼的?最后捕到鱼没有?

二、初读文章,读通读顺。

1、出示文言文,大家试着读一读。(自由练习朗读大家读完课文后,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通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交流看法

2、这是古人用书面语写的文章,人们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师: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

4、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听我读一遍,特别要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

 5、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要读好文言文,一定要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提供的的停顿方法大家拿出笔来, 照样画停顿斜线“/”,出示“再读要求”明确要求:自己试着读一读,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同桌互读

6、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精读古文,了解大意

1 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好文言文的前提。

2、故事开始了——(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缸中有金鱼”(文字),读好“缸”,知道缸是口大底小的装东西的器具。组词:米缸、水缸 一口缸。在这口缸里面有什么?(有金鱼)。再读“缸中有金鱼”,发生了什么呢?

3、同学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猫呢?(小馋猫、饿猫、狼狈的猫、倒霉的猫、可爱的猫……)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呢?

4、交流:小馋猫:(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是什么意思?理解:“一”“伏”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伏在桌子上。“伏”可以用什么字来替代呢?(趴)

师小结:理解古文,换词法、组词法是经常用到的好办法。

那只猫趴在缸上:小猫在想什么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猫此时的想法。(出示欲捕食之)理解:“欲”“食”“之”。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根据什么来知道这几个词的意思?(生)根据生回答,总结出方法.生板书:联系法、注释法。

师:“欲捕食之——”好想吃掉它,口水都——

生:流下来了。

师:流得很长。谁也来读读?(生读)

 

师;真是一只小馋猫啊!

5、故事是怎样发展下去的呢……

师:捉到了吗?

生:没有。有。(教室内两种不同答案此起彼伏)

师:(出示《猫捕鱼》后几句)让我们到故事中来找找答案,多读几遍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师:谁来读?

师:小馋猫捉到鱼了吗?

生:没有。

生:它掉到水里去了!失足坠水中。(随着这个喊声,众生笑。)“坠”是什么意思呢?“失足”呢?理解这句话。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师用动作、表情和声音来配合——“扑通”!)

(学生自己尝试,加上动作读。)

师提示:快点爬起来吧!急跃起!要跳出鱼缸,要用力一点,跳得高一点!(更多的孩子忍不住跟着做起了动作。)

师:“全身皆湿”的小猫咪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边笑边答)身上的毛都粘在一起了。

生:还有水滴下来呢!

师:(出示“落汤猫”图)全身皆湿的小猫是这样的。

(看着一只狼狈不堪的,连耳朵胡子上都在滴水的“落汤猫”,学生忍不住都笑了:好淘气的小猫啊。)

师:小猫会怎么想呢?

生:懊悔死了。下次不捉它了。

师:一起来读读这段描写这只懊悔的小猫的话吧!

(全班练读,“全身皆湿”读得特别动情,还有学生加动作摸摸身上的“湿毛”。)

6、回味全文,感情诵读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生:倒霉的。

生:我觉得它很有趣。

师:我们一起来再来读一读这篇描写这个淘气的小馋猫的小古文吧。

(师生一起摇头晃脑读)

师:可以配上动作来读哦!

(师和生一起边读边演,一只“大猫”和“众小猫”时而用手比画出大缸,时而双爪欲抓鱼,时而扑通落水中,时而又从椅子上急跃起,最后“群猫”抖着身子上的水,一副淘气后无奈的样子。)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生齐答:喜欢。)能过我的三关就是真的喜欢这个故事了!

师:(出示第一关)谁会看着图完成这道填空题?

先出示猫伏缸图:缸中有(  ),一猫(  ),欲(  )之。

后出示“落汤猫”图:失足(  )水中,急(  ),全身(  )。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全班孩子流利地答了出来。)

师:(第二关只出示图,隐去文字)没有文字,谁会看着图把故事读出来?

(学生都能答出来)

师:(出示第三关)最难的一关来啦!(屏幕上一片空白。生稍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

师:要一边演一边背,我可以陪你一起背。

五、拓展阅读:

故事接下去会怎么样呢?老师想象了一个情节,大家能不能用文言文的方式帮老师填写完整呢?(出示填空)

六、作业:把这个好玩的古文故事《猫捕鱼》回家讲给家长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