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 期末复习(5) P107--P108第23-28题 | 日期 | 6.2 | ||
总课时 | 总第64课时 | ||||
学习目标 |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有关统计的知识,完成书中相关练习。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学好数学的信心,喜爱数学学科的情感和态度,培养良好的统计意识。 | ||||
重点 | 巩固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 ||||
难点 | 根据实际问题合理分析,正确解答。 | ||||
导学准备 | 教师:教学课件 | ||||
导 学 过 程 | |||||
导学 环节 | 过 程 目 标 | 教 师 导 引 | 学 生 学 习 | ||
导引 梳理
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策略,能正确分析和解答。 | 1.第23题 你怎样理解“还要铺多少米?” 那么第一步先求什么问题呢?
2.第24题 你怎样理解“上山和下山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下山的时间?
3.第25题 你怎样理解“这些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你会求吗?请写出算式。
4.第26题 这道题有几个问题?怎样求第一个问题?第2个问题呢?
5.第27题 “一个计算器的价钱与8支圆珠笔价钱相等”可以怎样理解? |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500米自来水管道没有铺完,可以把总长减去两天一共铺的,就是还要铺的。学生可能想到:先求出两天一共铺了多少米,再求还要铺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再说说如何解答。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把上山的时间加下山的时间,但是题目中下山的时间没有告诉我们,应先求出下山的时间。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写在作业本上。集体交流算式和想法。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可能想到:求苹果的总重量,应把连框和苹果的总重量减去筐的重量,才能求出苹果的重量。因此,先求出3个筐的重量。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再说说如何解答。
学生独立审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可能想到:用成人服装的减去儿童服装的就能求出第一个问题。用成人服装的加上儿童服装的就能求出第二个问题。独立完成算式,集体交流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算式。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 ||
统计复习
| 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 | 1.第28题
2.思考题
| 学生先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在小组内统计,再交流表格下面的问题。
学生先自主读题,独立思考。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想到:每天再存5个,吃掉2个,所以每天比前一天多3个,80比50多30,要知道经过多少天才能存满80个,就要看30里面有多少个3。 | ||
板书 设计 | |||||
导学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