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个人研究计划(唐飞云)
一、指导思想: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概括联想能力,有效猜测能力和直觉创新能力等。
“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数学教材也包括数学课本,数学课本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课本中概念、定义、性质、公式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学严谨性和抽象性。书中例题贴近生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中的练习,习题具有广泛性。书中的图画、对话、表格形象生动。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数学,就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也能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二、小学生数学阅读目标:
1.小学生解题错误与数学阅读的关系研究。学生的解题错误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方面是学生因不会阅读造成看错题目要求,看错数字、理解错误等。本课题想通过小学生解题错误与数学阅读关系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阅读观。
2.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采用哪些方法、采取哪些形式、组织哪些活动等都是本课题需探讨的内容。
3.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成绩,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学习数学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加强课内指导,拓展课外阅读,关注学生阅读方式多样化与阅读效果的研究。
三、研究措施: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合作探究,增强学习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3、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20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