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教学要有趣味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保
护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教学目标降低,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
尽量简单易行。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文言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
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
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
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演结合,不
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自相矛盾”就可以进行
读一读、演一演。
3.“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每一篇文言文,如果从不同角度去鉴赏,都能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字词到句篇,
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段……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题资源。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
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你的身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
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于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有计
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之”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进行研究。
4.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的研
究,如“读写促进式”等。
(三)趣味小古文学习积累运用的研究
孩子们通过趣味小古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趣味小古
文学习的浓厚氛围,利用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1234趣味小古文运动”:即要求学生每人每周有机地诵读积累1篇小古
文、2句古代名言、3首古诗词、4个成语。“有机”意谓所积累的名句、名诗和成语要求
目,材料类可分为人物、景物等栏目。然后,根据一星期来积累的内容,可以连词造句、连
句造篇,最好完成一篇运用好词、好句、好诗的“练笔”。
(2)出版“趣味小古文”专版黑板报。
(3)建立“趣味小古文”专题网站或者博客。
(4)排演“趣味小古文”课本剧。
(5)编创“趣味小古文”片段。
(6)撰写“趣味小古文”专辑日记或作文。
(7)制作“趣味小古文”专题手抄报。
……
五、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学习准备,完成课题方案论证
第二阶段:—开展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