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瑶)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个人小结
本学期我为学生创建展示平台,渗透课题研究成果
(一)重视氛围的营造和兴趣的激发
为了凸显“人人是老师,处处有文言,”的理念,学校重视了校园、班级诵读的氛围的营造。一是每周早自习展开班级诵读朗读评分制度;二是校园内有小古文德育文化喷绘内容;三是班级墙报有“我爱读书”“我爱小古文”的主题内容。
(二)“看、读、讲、演”活动多重开展。
由于我校初中年级都是单班,开展活动时受到很大限制,但是我们仍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是以下几类学生展示活动:
1.看。让校园、班内的小古文诵读标语、书画、橱窗、主题板报和墙报目染学生。让随处可见的文言古诗佳作名句,小古文在有意无意之中走近学生的视野。
2.读。利用每周早自习,课代表领诵,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
3.讲。学生在熟读文言经典的基础上,讲解经典中的故事,讲诵读的感受、心得和体会。
4、利用六一、元旦等节日,排练小古文节目表演,使学生感受到小古文的经典魅力。
其次,课题研究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课题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
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古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小古文诵读研究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学生在诵读感悟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朗读。学生对小古文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最后,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文言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小古文的必要性和学习小古文良好的方法途径。
(二)小古文兴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打算:
1.本人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文言功底,文言知识体系水平不够,亟需提高。小古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而我们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有必需完成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
2.学生关注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指导与研究不够。既然小古文已经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更好的深入开展下去去。
3.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文言知识展示平台,经常开展文言知识竞赛,文言情景剧表演,有条件的创建小古文刊物,给学生创建更多的机会和展示舞台。
以上这三点既是研究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小古文教学任务任重道远,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阵地在学校,它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任。一路走来,借用一句诗以表心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