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夜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恭、勤”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 ★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从多方面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从多方面学习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引出主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萤火虫吗?(出示萤火虫图片)
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空中一闪一闪的,真漂亮啊。晋朝有个孩子,一下子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到袋子里,用来读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言文二则的第一篇《囊萤夜读》
请同学们看插图,图中这个袋子就叫做囊,囊这个字笔画比较多,但它很有趣,甲骨文“囊”,上方是个木字,中间是两个贝字,下面是个口袋的形状,合起来就像一个大口袋中装着两个贝壳和一捆木头,所以囊的本意是袋子。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横就像一根绳子,口就是口袋,竖就表示口袋里装有东西放在案上。笔画多的字我们写的时候每个部分要紧凑一些。
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图中这个囊是用白色丝绢做的,比较薄也比较透明,萤火虫的光能够透出来,这样的囊叫做练囊,也就是我们课文中提到的。绸、锻、帛制成的袋子叫锦囊,比如锦囊妙计。
释题:那么题目中的“囊”是什么意思呢?是的,这里当做动词用,就是用口袋装。
从哪知道的?(借助注释)
萤就是指萤火虫,现在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对照注释,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指生读(2名)
2.那么课文比较简短,一共就两句话,其中有个句子里就有两个多音字,刚刚两位同学都读的有出入,我们来看下第一个字,它有两种读音,你觉得应该读什么?(cheng-把东西放进容器里),这就是我们之前学的音随意走,根据字的意思的不同,读音也不同。
那么数应该读?为什么?
这个句子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听老师读——自己练读两遍吧!——指名读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注意文言文朗读的要点:1.语速要慢,2.停顿要得当(出示课文停顿)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课文的最后一个字是语气助词,要读出肯定语气。)
生练读,读好停顿(指名读——齐读)
在过去的时候,古人读书都是没有标点的,而且是竖排从右往左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们还能读的准确,那才是你们的最高水平,谁想来试试?(指名读)
三、疏通文意,读出节奏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是一篇文言文,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把它读懂呢?
预设生:看注释好,那么就请你们看注释来读一读第一句,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读懂。
是读懂了,举手来。
生试说第一句意思,师相机指导
1. 主人公是谁?从哪知道的?姓什么?(板书胤)
生:注释1告诉了我们答案,(出示注释1)《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
师:传就是传记,是记述了伟人的生平事迹才叫传记。从这本书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没错,我们还能知道车胤生活的年代,在晋朝。看来,文言文中的注释可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板贴借注释)
2. 宗老师还有疑问,这个句子不是每个字都有注释的,比如说“倦”,什么意思呢?
生:疲倦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组词)不倦就是不知疲倦。这种方法就是组词法。那“勤”是什么意思呢?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好帮手。(板贴组词法)
A.读着第一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胤?
生1.勤奋,读书读到不会疲倦。
师:是啊,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这样读书勤奋、不知疲倦的人(ppt),所以我们说他“博学多通”,学识渊博,什么都明白。
所以用文中的话说这是一个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胤(板贴: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接下来请你继续用组词法和注释法去学习第二句。如果你读懂了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试说
贫你把它解释成?贫穷,这里我们通过扩词法一下子就知道了(板书贫)
是真的很穷,穷到没有油;穷到只能抓了几十只萤火虫代替灯光来照明读书。除了文中的句子,还从哪可以看出他借萤火虫的光来读书?(从插图)
师:插图一目了然,所以插图也是我们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好办法。
B.读这个句子,你又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车胤?
生1:好学多问,博学多通,尽管家里很穷,仍然在很努力的读书。
生2:聪明,知道用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
生3:他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
(1)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以夜继日焉。就是从白天读到黑夜。以夜继日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作“夜以继日”或者“日以继夜”,从白天读到黑夜,从夜晚再读到明天,都是读书勤奋的表现。
3. 师:也就是文章中的“恭勤不倦”,既然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他的勤学苦读,为何还要写第二句话呢?
生1:第一句说他是勤奋的车胤,第二句是为了解释他的勤奋。
生2:第二句是理由,为什么他很勤奋。
生3:说明他更勤奋。
师:其实第一句就概括性的告诉了我们车胤是个怎样的人,第二句就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告诉我们车胤是如何勤奋读书的。是要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光有概括性的描写还不够,还要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体现。
同学们看,此刻天色已晚,夜深入静,但车胤仍在案板前勤奋读书呢……
1.车胤啊车胤,你为什么要夜以继日的囊萤夜读呢?
生答:吸取知识……
2.车胤啊车胤,你家里穷的连灯油都买不起,你还读什么书呀?
生答:有一丝机会,都不能放弃……
3.车胤啊车胤,你很聪明,你想到囊萤来夜读,可毕竟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很微弱的呀,你怎么说?
生:多捉几只(也很微弱)
师:总之他很聪明,就想去读书。那你夜以继日的读书多累啊。你怎么说?
生:不多读书人生没有意义(带着这种感受读)
师总结:是啊,车胤虽然家贫但志不短,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努力读书。(补全板书)
根据车胤传里记载,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官至吏部尚书,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受来读全文。
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到了1600年前的晋朝,配上音乐相信你们的朗读会更有韵味的。(播放音频)齐读
4. 学到这,相信好多同学已经会背了,老师不小心把书弄脏了,你还能背出来吗?
5.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来学习文言文?组词、注释、插图
三、拓展阅读
《囊萤夜读》就是讲了车胤勤奋读书的故事,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你听过吗?出示《凿壁借光》。用上我们刚才学习的小方法读一读这篇古文。
生思考交流。
师:你读懂了什么?分享方法(2-3人)匡kuang
小结:中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勤奋好学的人,他们对读书的热爱令我们难以想象,我们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里就有好几个这样的故事,同学们课后不妨找来读一读。
教后反思:
首先,《囊萤夜读》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和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我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文言文的读法,注重指导学生断词断句和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去理解课文里每一句话的意思。尤其是学习长句子“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时,更是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在学生自己朗读、教师范读后,出示“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和学生一起再次配乐朗读,读通句子。
在读通的基础上,我根据课后题的提示,设计小组合作讨论去理解字词意思,引导和培养学生借助注释法、扩词法和插图的方式去理解和疏通文言文,让学生掌握读懂古文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是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归纳出理解文言文字词的常见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相信这节课的渗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积极的主动思考,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再会是觉得生涩难懂,而会有意识的运用到自己在课堂上归纳出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