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武进区潘家小学 韩 英
一提起阅读,很多人都认为,那是语文课中的事情,所以很多数学老师往往忽视了阅读。可是,数学阅读能力往往是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前提。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呈现出来各种鲜活的生活情境作为数学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充分阅读,学生从有趣的情境中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浓了。例如:用拳头记忆法学习大月和小月时,我让学生伸手握拳,观察凸凹处,告诉他们,这些神奇的凸凹处就是专门帮助我们记住大约和小月的,学生的惊讶溢于言表。就在学生凝神谛听时,我趁热打铁,马上明确阅读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看谁最先借助小拳头记住大月和小月。学生兴味盎然,积极进入了阅读自学状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巧抓时机,引导阅读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新知。这样,便于我根据学生的预习阅读情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精讲教材的相关内容,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之前,我要求学生: 1、自学课本,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画下来,结合插图多读几遍,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观察年历,尝试着自己解决年历表下面的问题。3、认真阅读书本内容后,记录下你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学生对于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认真阅读和思考,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