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个人小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韩 英
时光匆匆,这一学期又将过去。在这一学期中,我重点研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老师的示范阅读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老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而老师如今的课堂,多数老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开工。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身为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学生认真读题呢﹖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如在《圆柱的认识》—课中,对“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完全相同”这个关键词,又通过与“面积相同”、“形状相同”等知识的比较后就真正地理解圆柱的概念。
后面的研究,将继续扎实有效地从学生出发,从学生角度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