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潘家小学语文课题组活动
落叶知秋,微风不燥,所有美好不期而至。趁着秋日暖阳,10月25日下午,武进区潘家小学语文课题组成员们相聚旷达楼多媒体教室,观看王崧舟老师对文言文群文阅读《斗》的课堂实录及点评。
纵观整堂课,王崧舟老师认为:文言启蒙就是文化启蒙。教学中需要通过文言启蒙,对孩子们进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比如通过《猫斗》的阅读,让孩子们发现、体悟到“斗”在表面上较量的是一种气势、实力,更深层次地较量则是一种意志、毅力。此外,只有将知识和文化跟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结起来,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感悟知识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课题组老师们也深受启发,许建云主任这样说到: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换位思考、如何感同身受、如何融入课境、如何随机应变,从而小心翼翼地尊重童趣、呵护情趣、守望理趣,使小古文的学习趣味盎然又扎实有效,这是“趣”之妙义。王崧舟老师的这堂课,是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次典型呈现。王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仔细倾听,捕捉生成资源,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使学生在非常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活动。另外,王老师的课注重朗读体验,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代讲,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
张勤仙老师说:听了本课,深受启发。课中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体现了儿童立场,与儿童的学习起点相连接,建立在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上,是真正的顺序而导。课堂上老师用一张表格给儿童搭建了一个认知支架,由“听到什么”到“想到什么”,由“看到什么”到“想到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模型,借助这个思考模型,可以深入到表象背后的实质。可见,文言文教学并不可怕,可以教得很生动很活泼,关键就是从儿童立场出发,给出一个适合儿童思考的脚手架。
周沂蕾老师说:我们的文字是诗性的,感性的,富有画面感和现场感,是具象和抽象的统一。课中老师始终强调情境的创设,试着把文字还原成画面,还原成场景,还原成声音,可谓深得文字的三昧。通过想象,还原黄白二猫大战几个来回的种种场景和细节,既丰富了“斗”的内涵,也加深了“斗”的理解,教出了文字的独特韵味。
本次活动充实而圆满,课题组的老师们也收获颇丰,更加明晰了自己前行的道路,希望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着学生成长的方向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