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系不住,清风送岁月。转瞬又到了复盘、梳理、再出发的时间,在昼与夜、光与影的交织中,有过苦恼,有过奋斗,有过迷茫,也有过收获。现将这一学年以来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认真做好学籍工作 学籍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程。新生的报名工作,从信息审核、导出、规范修改,到分班名单公布,转入转出学生的学籍处理,全校在籍人数、男女生人数、流动人口数、各班人数、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各年龄段学生数统计等等,包括新生照片省网和区网的不同录入,动态的数据统计之复杂、梳理难度之大,我也是第一次完整经历。好在有小伙伴们的从旁协助,加上秦主任的远程指导,让我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个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的日子,那些抱着电脑回去加班至深夜的日子,真实且充实。在紧张的开学工作中梳理好全校、全年级、班级各项人数,仔细核对后发给各科室,确保我校在学籍管理中各项规程及操作合乎规范;学生姓名更改、学籍卡打印、学籍事项咨询均渗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针对今年“小升初”和“幼升小”采用新的“一网通办”的信息采集系统,抱着了解政策、读懂政策、传达政策的心态,积极接受新事物,期间虽屡屡碰壁、面临各种问题,但多方咨询后也能一一化解。 二、扎实推进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规范有序推进。从期初的教材培训,到区常规调研的常规课,开启了我们忙碌而充实的教研活动,马主任给了很多“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思考,从结构化教学的尝试给了我们以新的启发;教研活动依旧延续以年级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展开新课标的系列学习,四年级《吴正宪:学习新课标,落实核心素养》,蒋丽丹老师的课题研讨课《认识生活中的比》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考,汤蓥老师的研讨课《平均分》让我们看到了新生代的中坚力量,吴晶老师的研讨课《认识分数》细腻有高度……老师们用心备好各级各类公开课,课堂组织有序高效,学生思维投入度高,展现了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成功课例;作业检查中,点赞大部分老师都能做到全批全改,陆品荣、秦梦璐等老师作业指导有章法,书写习惯有要求,解题思路有条理;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老师们认真研读新课标,能结合教学中的困惑及时反思、深度剖析、高效复盘;围绕四年级市测的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每周一练,有练必改,六年级扎实做好4次学业水平模拟练习及资优生的培养,五年级老师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学业水平测试。在老师们的精耕细作和深耕厚植下,教研活动再上新的台阶。 三、教育科研常抓不懈 《“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被立项为区级课题,期待课题组成员们继续把研究往深处做扎实,并能将研究成果向外推广;在2022年度武进区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学科论文评比中,我校陈丽锦老师的《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神“机”妙算》、路晓斐老师的《结构化视角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实践与反思》、唐飞云老师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样态》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曹小琴老师的《“大单元”教学下如何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和吴新民老师的《关注量感培养 促进素养发展》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翟雪皎老师撰写的《“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获武进区第三批中小学“双减”案例二等奖。 四、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平台是从2022年3月全面开启的,从指导老师们进行能力点的选择,到开展能力点视频的学习,再到完成能力点视频的拍摄,同行评价,完成调查问卷,再到最后结项文件的撰写与整理,与小组内的同行学校进行车轮式的评价打分,虽然能力提升工程2.0平台我们是第一次在做,但是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主要是暑假完成的培训,老师们进行了注册和视频的学习,大多数老师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学习任务并获得了相应的国家级学时。除此以外,本学期还督促老师们完成了“2022开学第一课”的培训任务,确保老师们稳稳拿到了相应的学时。另外音、体、美老师的省网培训工作也在各时间节点完成了相应的任务。二月初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出的“寒假教师研修”,全校老师均能热情参与;4位新入职的教师能按时完成信息工程2.0的在线培训;所有老师都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在线学习》。为老师们的全情参与点赞! 五、其他条线工作有序开展 教学常规上,坚持推门听课、课程执行情况检查、备课、听课检查等,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检查准备数学条线和科学条线的各项资料。上学期因疫情未能如期举行的计算比赛重新提上日程,在教研处的精心筹备下,计算比赛圆满完成,比赛的同时更促进了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完善;在4月8日的武进区数棋比赛中,我校获团体赛二等奖,我校4位个人赛参赛选手均获二、三等奖,同时我校还荣获综合团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段凌颖老师获武进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在4月15日的常州市数棋比赛中,我校五位选手发挥出色,获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今年我校在市区两级数棋比赛中可谓收获颇丰;当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能与科室成员打好配合,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助一臂之力。 或许只言片语不足以道尽一件事背后的奋斗与努力,但我们一直在路上,无限可能还将延续…… 2023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