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动态
指导 交流 成长(二)
发布时间:2014-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翁惠琴

                              

指导交流成长(二)
——记南宅实验学校两位老师来我校指导教学活动
       12月10日下午,南宅实验学校两位老师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为我校老师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潘小相关学科老师积极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朱小燕老师执教示了《掌声》第一课时,这堂课目标明确,过程扎实,展示了教者独特的教学风格。一、创设情境,富有实效。由课前的谈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课题“掌声”,轻松自然,也很有效,让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课堂中间也始终贯穿着“掌声”,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二、字词训练,扎实高效。学习生字新词,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朱教师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尤其是多音字的教学更是细致耐心,帮助学生顺利地扫除阅读障碍。三、抓住空白,彰显语文味。针对作者在行文中的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朱老师善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进行训练。第一自然段中她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此时的小英她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充分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挥想象。这一设计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而且较好地揣摩了人物的心理,带领学生走进了小英的内心世界,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周静芝老师执教了《简单的周期》,本课教学设计精巧,采用男女生PK的形式进行记忆数学比赛,由于两组数据的特点不同,记忆的难度有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究的学习动力。结束又利用男生组数据内含的特点点拔学生,深化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谓尾呼应,回味无穷。其次,本课教学过程充分扎实。老师引导点拔,学生积极思考,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整个过程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课后两位老师与潘小老师交流了对于教材的理解,教学的设计意图,思维之花不断碰撞,相信伴随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师生将会深受裨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