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题预示我们教师需要有“危机感”。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日本著名教育学者、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现任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藤学,他遍访2500所日本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被称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伊藤学在多年研究中发现,东亚国家中小学生有“从学习逃走”的现象,学力下降是共同的教育危机,我把它引申为“从学校逃走”。这是目前最严重的教育问题。
其实中国从90年代开始就有“从学校逃走”现象,十年后,东亚其它国家也陆续发生,这是因为竞争太过激烈。我们看到学生在家自主的学习时间减少,对学习的欲望也严重缺失,我们在各种国际性的学力调查中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时代背景。西方国家花了两三世纪达成的近代化和经济发展,东亚国家在一个世纪、甚至半世纪内就达到了。东亚国家现代化过程被急速压缩,所以教育必须非常有效率,于是发展出以考试升学为主的方式。考得愈好、学历愈高、找到愈好的工作,就能脱离原有社会阶层和环境,教育成为孩子往上爬的手段。
二次大战后的65年间,日本、台湾、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非常快,日本经济发展在80年代达到巅峰,然后进入停滞状态,其他国家在十年后也达到发展高峰。中国从8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进入2000年跨世纪,达到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现在中国其实也正在进入停滞状态。
由于学校变成求得高分的地方,父母希望孩子得高分、有好工作、有高收入、进入高的社会阶层,或发展得比父母更好。但在经济高峰之后,其实社会环境改变了,得高分的孩子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做一辈子。但孩子受教育的动机还是为考试,考试又造成教育中的竞争。尤其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社会各阶层急需就业人才,当时的中国学生拥有世界第一高的学习欲望。但现在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条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早上起来一壶茶,中午休闲泡个澡,下午娱乐“推长城”,晚上还要混酒吧。说穿了,有些单位人员就是在混日子。很多孩子不读书也有饭吃,啃老族、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相机产生。新型产业急剧增长,作为有9亿农民的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农民的孩子就业压力日益扩大,农村孩子读了书,读了好的学校,获得好的学历证书却找不到饭碗。中国学生正逐渐变成学习欲望很低的国家,台湾、韩国也是如此。
与其让孩子为考高分、找好工作去学习,不如让他知道学习的本质不是为进好学校、赚更多钱,而是学习对自己的人生有何改变、对社会发展有何贡献。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