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
第( 3)周
主讲人
|
赵敏杰
|
时间
|
2016—3—7
|
主题
|
让绿色永远和我们相伴
|
||
主
要
内
容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温暖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更是播种的季节!在这美好的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孕育绿色生命的节日——植树节。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后因清明节对我国南方来说,植树季节太迟,同时也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又决定将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新中国的植树节,以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植树造林能为祖国大地披上绿色。绿色充满着蓬勃的生机,绿色显示着生命的活力,绿色意味着顽强与拼搏,是生机勃勃的象征,是一切生物的温馨家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树木。当你翻开世界地图册,你会发现无论是在千里冰封的西伯利亚近极地带,还是在阳光炽热、雨水充沛的赤道雨林区,都有树木那绿色的影子。正是这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树木组成的森林为我们——60亿地球人以及一切生物输送着氧气与食物,同时,也在调节和改变世界的气候:广大森林的蒸发量带来了充沛的雨水,无数枝枝叶叶挡住了沙漠……森林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有了森林,地面就不怕风吹雨打,水土就不易流失。大风遇到了防护林带,会被大大减弱;雨水沿着树干慢慢地流到地上,被枯枝落叶、草根树皮所堵截,能渗透到地下而不会迅速流走。在少雨的季节里,这些储藏在地下的水,一部分汇成溪流,流出森林,滋养农田,一部分经过树根的吸收、树叶的蒸发,回到空中,又变成雨,再落下来。森林让气候变得稳定正常。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绿色却越来越少了。一片片森林变成了荒漠,一直以来,大面积的森林在不断地被砍伐,空气质量也在不断地恶化。
古有“不涸泽有鱼,不焚林而猎“的古训。在今天,我们应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尽心竭力的保护环境。让环境永葆青春,永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作为学生,我们应努力创建绿色校园。
地球是我们的家,保护地球要靠大家。在此时此刻,地球母亲呼唤着,地球妈妈渴望旧时的光辉,让我们一起为此而努力。为未来种一棵树,留下一片灿烂,绽放一个春天。亲爱的同学们,植树节又到了,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携起手植一棵树,造一片林,去播种一片绿色的田野。爱护一棵树、一株草,为自己也为他人建造一个绿色健康美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