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纵横>>国旗下讲话
第十三周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的标准”
发布时间:2016-05-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向东

 

国旗下讲话稿
第(13)周

主讲人
徐向东
时间
 2016-05-16
主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单纯地追求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不仅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且会诱发多种疾病。现代社会由于运转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局面的不断加剧,人们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特别是对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面临着生理的、认识的、情感的、社会的多方面的现实问题,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因而必然承担剧烈的心理冲突。大量事实证明,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良好学习成绩的取得,而且还能使青少年正确地面临困难和挫折,对各种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那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自尊自爱。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能通过自己与先进人物及周围人物的对比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他们不但能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还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与性格,并据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他们既不好高骛远,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亡自菲薄、自轻自贱、忧郁颓废,人际交往中他们既自尊自爱,又尊重他人。
  二、能正视现实,勇于解决问题。
  健康的人能和客观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对周围的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能正视困难与挫折,勇于面对现实,找出问题的病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企图逃避,推卸责任,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幻想,思想和行动总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为社会所接纳,他们凭理智办事,能听从一切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三、乐于交往,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是喜欢与人交往,建立友情,保持合谐的人际关系。交往中,他以尊敬的、信任的、谦让的、诚恳的态度待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而不是自私自利、猜疑、孤敖。他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参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
  四、情绪稳定,性格开朗。
  人的情绪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但人的需要总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就要求人们善于排除心理障碍,能够控制、稳定自己的情绪。要养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性格开朗,目光远大,心境愉快,才能胜不骄,败不馁。希望同学们能按上述四个标准对照检验自己,要求自己,自尊自爱,团结结互助,面对困难提高耐挫力,坚定信念,百折不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昂扬的斗志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