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一)
时 间 | 9.6 | 地 点 | 支部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数学课堂中习惯的养成》 |
参加对象 | 全体低年级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明确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 ||||
2.加强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同时注重习惯的培养 | |||||
活动过程: 主持人:钮丽英 老师们好!今天,我们活动主题是《数学课堂中习惯的养成》。今天胥校长和钮校长也参加我们的活动,希望两位校长给我们活动多提建议,让我们能够更加快速成长和进步!大家欢迎!“养成好习惯”是一个老话题,对我们低年级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亚里斯多德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不存在优秀的行为,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下面我们就围绕在你所担任教学中,你注重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来谈。 李敏: 一、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为了让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我们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经常检查、督促、讲评。我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训练中,采用多表扬、多奖励的措施。例如:上课铃声停止前,哪一个小组将课本、练习本及必需的文具和学具准备好,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就会给该组表扬并每人奖一颗小星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学生逐渐“习惯成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二、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主要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所谓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注意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殷莉:数学课堂除了培养学生倾听、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也很重要。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很会做题,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心里想表达的话说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老师听得着急,其他同学更急,想替他回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差。数学语言精炼准确,逻辑性强。教师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在教学计算时让学生说说算理,这比机械的计算更重要。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时,让学生说说推导的过程,也听听别人的想法,比死亡硬背公式更能把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在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应用题时,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求更高。就算学生说得不好也给予鼓励,学生尝到说的“甜头”,会再接再厉,日趋完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严密有逻辑性。 钮丹艳: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作业格式和书写规范清楚,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仔细运算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 (一)、书写姿势规范。从学生刚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身体要坐直,眼睛与作业本要保持一尺左右,光线要合适等。 (二)、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认数到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特别是符号的准确和步骤的完整。此时对于多次潦草马虎的同学要狠得下心让他重做。 (三)、态度认真、独立完成。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四)、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认真检查的习惯。如:在计算中,不要抄错数,不要计算错。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同时整个过程要写的工工整整。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 (六)、及时改正的习惯。开始要求改正作业,每位同学要将做错的题重新在本次作业后面重新做一次。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全部改正完毕。 翟雪姣: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可是现行教材未专门设立倾听练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倾听技能训练更是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倾听习惯的培养也迫在眉捷。 1.营造氛围。教师应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营造轻松的氛围,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2.激励促听。倾听是一种动力。同学的倾听是对发言者的一种激励。做惯了学生,如有机会转换一下角色,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小小评论家”“小医生”“小博士”“小设计师”等。同时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应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 3.有序训练,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需要专门训练,使其学会倾听。 (1)作好准备 。应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欣赏专心倾听的同学。 (2)专项训练。第一,听后复述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第二,听答训练培养倾听注意力和倾听判断力。如教师口述判断题或选择题,让学生听后判断或选择。第三,听记训练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如听算练习、口头述说应用题,让学生记录条件和问题口头布置作业等。第四,听辩训练。学会在听中思考。引导学生在争辩中提高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3)有意等待。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教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无论孩子们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要以身作则,利用有意等待去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如注视学生、侧耳状等,有时稍作点拨,不能因为学生的发言“破坏”了教师原先设计初衷或怕控制不住课堂的“正常秩序”、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等原因就拒绝倾听。 倾听是一门艺术,在倾听中沉思,在倾听中体会,在倾听中质疑,在倾听中升华。让学生学会倾听,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为此深深思考,不断实践。 张佳: 学数学,用数学,达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只有通过应用,把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才能学得最好。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一)、数学教学应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人的直观感觉、对环境的感性认识,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尽量去发现数学与学生现实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抽象的数学知识走得更近。 (二)、要注重过程的体验。联系日常生活数学教学,其目的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全过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所以,数学应用的教学,同样要注重过程的体验。 (三)、要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指导写数学日记。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数学现象,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应的知识后,学生真正需要的、想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本领尝试着去解决它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小学生又是善于表现的,作为教师应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主持人: 美国心理学家也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如何养成好习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观点,共同进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的沙龙接近尾声了。最后让我们欢迎胥校长对我们的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让我们洗耳恭听! 胥校长: 今天的活动很精彩,大家都能够根据自己教学出发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相信大家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的做好这样的活动,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