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青蓝工程
教师三年主动发展规划(鲁秋兰)
发布时间:2013-03-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鲁秋兰

 

基本情况

 
鲁秋兰 
 
       
 
40
工作时间
1994.8
 
本科
 
中学高级
任教科目
英语
荣誉称号
 
现状分析
(包括文化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

1.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
   在课改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无疑在发生着一场巨变。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不断体现、落实,为学生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活了、涉及的视野广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多了、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足了,但是作为教师也越来越感觉到驾御课堂越来越难了、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这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校本教研与科研就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的一种具体体现。认识到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探究、反思和理论提升。要学会规划自身的教师生涯,在不断实现规划目标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教师。
 
2.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1注重积累,创新,善于总结反思。在备课,上课方面,我善于结合自己的特长,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去组织教学。我经常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来拓展。延伸我的课堂。我的课常常让孩子们觉得新奇快乐。这样,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有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孩子的思维。
2、对工作,能够充满热情与爱心。我觉得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这一点是我的最大优势。我总是拿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总是能够感受他们可爱的一面。我会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积极主动的与他们通过电话短信,QQ等手段进行沟通。
3、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并能把它运用到教学中。我对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乐接受,在新课改实施的时候,能够迅速调整教学思路,并且能够很好的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成为新型的专业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
1忙于日常教学、班级管理,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钻研,对课堂中师生的高质量有效互动等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2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很多时候仍停留在经验方面,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不能更好对教学行动和教育理论融为一体,还不能从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3、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不敢对教学实施很多的改革,跟着教材教参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知道应该注重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可是不知不觉还是被“分数”牵着鼻子走。只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点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阻碍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从94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二十年了。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也取得一定的成绩,最近几年我却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以往的成绩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前进的步伐却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局限而慢慢减速。只有冲出“极限”、超越自我,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迎来更灿烂的明天。怎样才能冲出这一“极限”呢?我认为必须找到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其次,由于缺乏学习,造成工作中缺乏思考,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逐步沦为“算盘珠子”,领导拨一拨,动一动,怎么拨,怎么动。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因此也就害怕写文章,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
 
 
三年规划

总体发展目标(如:特级教师、特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
力求自己由专业型向经验型、科研型教师转变。
阶段目标及达成措施(所制定的阶段目标和措施必须可检测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以自主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专业化为主的目标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校本研究则可以从“提高经验认识水平”和“强化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方面促使教师理论素养的专业化。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记录整理个人成长的足迹。
第二阶段: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强化教学反思。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养成随时记录教学中的感想和学生的创新片段,学会积累,学会研究。加强教育科研能力,重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在教研与科研的实践中,发展自己,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实践与反思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断互动,通过这个互动来强化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学科知识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来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重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第三阶段: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学品质专业化
(1)在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努力使学生基本形成会预习的好习惯,努力培养学生学会独立钻研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讲,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达成措施:
1、用自学形式完成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
2、积极参加英语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训活动
  3、及时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4、定期参加有关的科研论文评比。
5、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专业发展保障(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需要学校为你提供哪些方面的保障
1、适当降低对教师的期望值,给予精神上的支撑和信任,保障自己调整、平衡自身好强所带来的压力,轻装上阵,以最好精神状态来工作。
2、多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多创造与专家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保障自己了解教学新形势,适应教学新动态。
3、多关注教师的教学创新举措,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
 
 
 
 
 
 
 
 
 
 
 
 
 
 
 
读书、学习与研究计划
1、与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确保自己每日有一定的读书和看报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予保证。
3、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经常上网学习,了解各种读书信息。
4、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心得,多反思,多总结。认真阅读(1)《教育新理念》、(2)《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3)《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4)《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5)《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6)《多元智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