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青蓝工程
让理想在现实的关照中敞亮起来
发布时间:2015-05-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文

 

让理想在现实的关照中敞亮起来
——谈专业发展的感悟
踏上工作岗位也将近20年,回顾这一段的教育生涯,从懵懂地走上讲台起,那“第一课”始终让自己记忆犹新。每位教师,都有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致即将逝去的青春,感慨有加,有失落,有收获,酸甜苦辣,五味杂成。从刚工作几年后参评市级“教学能手”评选,到后续的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虽然一路无所阻碍,期间也陆续参加了区、市级的教学评比活动,且略有小奖项,但细细想来,在这段历程中,专业发展的道路,并未如预期般地一一实现,还有许多可待提高和超越的地方。也曾傻傻地想,如果能回到当初的起点,能来重新演绎一遍这已经走过的道路,或许,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会更有指向性和着力点。于是乎,有了略带青涩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小主张”和“微感悟”。
1、寻找撬动地球的“支点”——确立目标
每位教师,从毕业初始,就需要确立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目标的确立,切忌好高骛远,要结合自身当前的现实状况,从中长期考量,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制订“三年发展的规划”,在这样的规划中,可以把自身在这三年中所需要实现的阶段任务,清晰书写进去,然后付诸于实际行动。头三年,我们的目标可以是基础性的,如书写好规范的教学设计,上好每一堂课,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执教好若干堂校级的公开课,撰写几篇教学反思和论文等,不一而足,这三年,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所必须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的发展奠定扎实而必须的基石。在继后的每一轮发展规划中,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必要的提升和拓展,如发表论文,参加区市级的公开课活动,进行各级的教学活动评比活动,在“五级梯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显性目标的确立,也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有了这些目标,我们才能在实践的行动中有所诉求,不至于盲目,不流于迷茫。当然,这些目标的逐步达成,能为后续的目标的确立注入不竭的动力,同时也能成为后续目标努力的“支点”。
2、推开那扇虚掩的“门”——实践研究
如果说,目标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未来发展中自我的一个理想状态,那投入具体的实践行动,就是我们达成这些目标的必由之路。
很多时候,我们看着名师、特级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与学生通融激情地演绎精彩的课堂,往往会自惭形秽,感觉在我的理想与展现的现实相距太远,并至此松垮消极;屡见一些核心期刊上名家名作,回看自我,似乎遥不可及,也会直言放弃;还有一些教师在各级教学评比活动中奖项连连,自难比及,自我的追求也会冰雪消融。
是呀,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大师们的光环的一面,殊不知,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他们苦心智、劳体肤的呕心沥血的付出,台上40分钟,台下是几十年的功。所以,我们需要推开那扇虚掩的“门”,我们似乎处于一室内,室内漆黑一片,而那道虚掩的门之外,却一片敞亮,只要我们轻轻推开那道门,就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不要在悬殊的比较中贬低自己,要知道“我有我存在的价值”,我们只要循着自己的发展路线,扎实地投入到行动中,逐步在“追梦”中成为一个独特的我。
研究让自己理性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的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区别于专业的理论研究者,我们尝试做自己的研究。首先是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针对学校关注的研究内容,积极投身进去,践行于自己的课堂中,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适时总结反思,撰写心得、体会,乃至相关的论文。其次是提炼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进行“微课题”研究,以小切入点的主题为抓手,解决自己教学中特有的存在的问题;最后,一定要参加高级别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参加,让我们的视界变开阔,不至于囤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打转,并且要在课堂中做研究,亲近学生。当然,如果有机会、有条件,我们能跟随那些名师,这样,我们能在有指导的关注下少走许多弯路,也能加速我们的专业发展。
阅读让自己强壮起来。阅读,是终身学习的一条路径,作为一名教师,阅读就显得更为重要。名师、特级,无一不是在书本的浸润中强壮起来的。我们阅读书本,可以读专业的理论书籍,但这并不是唯一,我们还要阅读一些政史、哲学、文学等不同体系的书籍,让自己在各个方面有所涉猎,这样,自己的思考才能丰润。
写作让自己专业起来。有了实践的积累,有了阅读的收获,我们还要把自己的思考付诸于笔端。写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路径。我们可以从“小作”开始,那怕是几句话,也可以适时记录,日积月累,必有成果。
当然,教师专业发展,还有许多事可以做,以上仅仅是自己的一些肤浅想法。只有当我们在课堂中举重若轻,在研究中举一反三,在写作中思如泉涌,我们的成长之路,必定能走的踏实、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涯才会在理想和现实的关照中逐渐敞亮起来。
(“江苏省教师职业规划网络培训”作业——您的专业发展感悟是什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