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写”出数学新精彩
发布时间:2011-1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文

 

“写”出数学新精彩
——探索合作日记视野下的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而不断建构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学习活动,体现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数学日记”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不仅实现了语文与数学的课程整合,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达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探究,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在实践活动中,我尝试革新,主张合作式日记,就是做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亲子合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犹如我数学教育活动中新添的音符。
一、师生合作,让日记成为对话的通道。
“师生合作”,表明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合作日记,就是日记的内容是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共同商讨确定日记的主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评价的过程,并以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此类日记,既有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总结,也有对课堂知识的理性思考和合理运用,有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探讨……为了使日记内容丰富,以日记案例教学法进行辅导,便成了师生间最默契的一道套餐。                           
 例如:学习了“找规律”后,我及时指导活动任务,学以致用,共商设计方案,用学到的知识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从而确定日记主题。一位同学在《我的设计方案》日记中写道:
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的数学知识,既有趣,又很实用。正好,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就要竣工了,但门前有一条90米长的道路要绿化,老师建议我们每人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来献给我们的学校。
说干就干,我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发现城市里一般种的都是柳树、香樟树、梧桐树等,我思考了一番,觉得还是种香樟树好一些,既美观,又环保。那么,每隔几米种一棵呢?为了布局合理,我认为5米比较合适,两边都种,要多少棵呢?我拿来草稿纸计算起来!先要算一边种多少棵,如果一边的两头都种,那么,就应该这样来算:
90÷5=18(棵)
18+1=19(棵)
19×2=38(棵)
原来要种上38棵香樟树!
好了,我的设计方案就是这样的,我还是挺满意的!我要把它献给我们美丽的学校。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必须多学数学知识,同学们,我们学习可不能马虎呀!
我给这位同学的评议是这样的: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运用,你真了不起!
师生合作写日记,有助于学生对自我学习生活的察觉、调控与评价,使学生更善于学习。
二、生生合作,让日记成为互动的纽带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剖析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就成为了数学日记的又一个新外延。日记可以一个人写,也可以大家一起写。生生合作写日记就是日记的内容是建立在生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或独立完成,或共同书写。学生天性好胜,爱表现,在进行探究规律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 无形中使探究活动带竞争色彩,个个都欲先窥其“秘密”后快。良性的竞争,真诚的合作,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诠释记录,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互动的收获。
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内容,由于课堂是在一种趣味、互动、合作、竞争的氛围下进行的,一位学生在日记中是这样记录的:
一上课,老师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现在,同学们可以任意写一个数,老师能马上判断出能否被2、5、3整除。你们相信吗?”我才不信呢!有那么神奇吗?我们赶快写了一个较大的数,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马上就说出了答案。不会吧,再来一个特大的,奇怪了,老师眉头也没皱一下,就说出了答案。几回下来,我们只好低头服输了!请求老师快说出其中的奥秘,老师却说答案是要自己发现的。接下来,我们就以学习小组展开了探讨,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开始了。
你还别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很快我们就发现了,我们高兴呀!可就是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怎么找也没线索。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都是看末尾数字的特征,那能被3整除的特征照例也应该一下就可以找出来呀!我们没有灰心,变换角度,我们又开始研究起来,我们写了好多个数,一一尝试,再把能被3整除的数拎出来,看末尾不行,诀窍在哪呢?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有了,我们何不把这些数的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看看呢?老师正好也走过来,听了我们的想法,赞许地点了点头,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好!应该没错了!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在班里进行了汇报。今天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集大家的智慧,多角度探索,成功就在我们的面前。
在合作中探寻知识内在的规律,在良性的的竞争中追寻共同的目标,并倡导共同记录下成长的轨迹。生生合作写日记,别样精彩。当然,生生合作日记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还可以把它置于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
三、亲子合作,让日记成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倡导亲子合作写日记,必定能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增强亲子间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步入生活这个大课堂,感受学习的真实与乐趣。对于写数学日记,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对很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无法提取为具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父母的引导,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倾情、升华、记录,必定能体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扩充。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多,我们随时可以把一个蕴涵数学思想内涵的题材挖掘出来,作为亲子合作写日记的引线,从而走向深入。
例如:一位父亲把生活中常见的装修问题演化为父子间真诚的知识、智慧、情感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
要搬新家了,爸爸想在新房客厅里铺上地砖。最后,爸爸为了考验我,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
   这样也想难住我?我琢磨着,要能精确算出所需地砖的块数,必须解决以下3个问题:
1、客厅有多大?
2、客厅要铺什么规格的地砖?
3、买多少这样的地砖?
    好了,可以行动啦!
首先,我和小伙伴一起商量,先到新家去测量客厅的地面,客厅是长方形的,通过测量,长4米50厘米,宽3米20厘米。
接着,我们又到市场上去看了各种正方形地砖的规格,有30×30(即边长是30厘米)的,有40×40的,有50×50的。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计算的知识,还等什么呢?赶快,一起来吧!
1、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450×320=144000(平方厘米)
2、接着要算出各种规格地砖的面积。
30×30=900(平方厘米)
40×40=1600(平方厘米)
50×50=2500(平方厘米)
3、计算要多少块地砖,就可以用地面的面积除以每块地专的面积,算出铺不同规格的地砖所需要的块数。
30×30的地砖,要160块;
40×40的地砖,要90块;
50×50的地砖,要58块。
我得意地把我的设计交给爸爸,以为爸爸看了定会大大地赞赏一番,爸爸却笑着说:“孩子,你这样算,虽然也可以,但铺到最后,拼接太多,影响美观。”
 
 

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怎样才能兼顾到美观呢?这是最终的目的呀!我思考着。对了,以房间的长和宽为标准来铺,既合理又能兼顾美观。在这里以30×30规格的地砖使用为例,通过画图演算。

 

横里用铺上15块,竖里要用上11块,最后要
15×11=165(块),最后,三种规格的地砖分别
要165块、88块和63块。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知识,我要感谢爸爸,他让我明白:知识的运用要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到合情、合理。
亲子合作写日记,既能让孩子体验到的最朴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又能记录下孩子们瞬间的心灵闪动,更能享受到数学思考带来的丰厚回报。
合作写数学日记,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让我们领会到课堂的生命与价值,让我们体悟到数学学习的真实与乐趣。合作日记,必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亲密伙伴”。当然,合作写日记并不意味着每一篇日记都要这样做。在新课改的推进中,我们将会发现更多更新的教学方法。
姓名:张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