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2-03-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韩英

 

 

《比例的意教学设计
潘家小学   韩 英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40页例3及“练一练”,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比例意义的过程中,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题策略。
3)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突破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难点:探索比例的意义,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探索,并计算出对应边的比值。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一、反馈预习,谈话导入
1、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怎样化简比?怎样求比值?
指名回答。
2、反馈预习题。实物展示,集体评议。
3、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了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与比有关的新知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架起知识的桥梁,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主动探索,意义构建
1、教学例3
①观察、分析
呈现放大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图2是由图1放大得到的)
提问:你能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吗?
学生读题后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②比较、发现。
提出要求:请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比较后说说这两个比的关系。
(这两个比相等)
提问:你是怎样发现的?(引导学生分别求出比的比值,或是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然后比较)
③明确概念。
谈话:因为这两个比相,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

 

 
揭示:像这样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
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它们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④尝试练习。
提问:你能写出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吗?
思考: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或是化成的最简整数比相等),所以它们也能组成比例。
2、自主创造。
提问: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吗?
自己尝试,并说明为什么能组成比例。
学生练习,同桌交流。
3、明晰方法。
提问:怎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小结: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4、 基础练习。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给出的比例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比例的意义其实是一种规定,学生只要搞清它“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让学生先写出比,再观察、比较,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学生都能说出比例意义的关键所在(两个比且比值相等),教师注重了对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总结得出概念之后,继续引导学生读一读,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认识比例,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内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明晰概念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口答判断结果和写出的比例,说说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2完成练习九的第3题。
写出符合(1)(2)两题要求的比,说说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提问:这两个比的比值各表示什么数量?比值相等说明了什么?
再写出两次行驶路程的比和两次行驶时间的比,看能不能组成比例。
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
3完成练习九的第45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展示答案,共同评议。追问第4题中,1510=1812=2416是不是比例?为什么?
4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①以第一张表为例,谁能说说相对应的两个量是什么?你能写出两个比吗?②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如果能组成比例,就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③说说出其余每张表格里两个相对应的量,再分别写出每张表格里两个相对应的量的比,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四、全课小结,提高反思
同学们回顾一下,你在本课有什么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