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精心设计 精彩课堂
发布时间:2012-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飞云

 

精心设计     精彩课堂
——数学联谊活动听课有感
武进区潘家小学      唐飞云
今天,我们潘家小学和卜弋小学开展了数学教学联谊活动,给我们潘小数学老师提供了学习的极好机会。我有幸聆听了卜弋小学胡孝萍老师的《认识角》和潘小李敏老师的《认识面积》两节精彩的数学课堂展示。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概念教学,她们两人巧妙流畅的教学设计、严谨细腻的教学风格、极具亲和力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优秀的东西。
首先,两位老师都能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通过观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新概念,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和面积概念,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认识角》这一课中,胡老师巧妙地展示各种熟悉的平面图形,再根据图形特点摸出圆,问学生为什么能在口袋里很快摸出圆,从而学生知道了其他图形有角,顺势引入课题——认识角(新朋友)。接下来胡老师创设了小朋友做手工的场景图,在场景图中找一找、指一指哪些物体上有角,使学生对物体上的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角的认识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于是胡老师将角从具体事物上抽象出来,让学生观察、说说角是什么样的,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与各部分名称。然后再大量地找角、用小棒搭角、辨别角、数角并指出角的每部分等操作活动进一步深化对角的认识。在《认识面积》教学中最精彩的就是面积概念的认识这一块教学,能深刻领悟教材、透彻理解教材、拓展教材。一开始通过对大量的生活中的多种物体的表面的看一看、摸一摸,充分让学生感知物体是有“面”的,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再让学生用观察法比一比“面”的大小,从而感知面是有大小的,为学生清晰地、深刻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学生都能说出物体表面的面积的意义,再通过比较两种物体表面的面积,深化对面积的认识。两位老师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出彩纷呈,令我大开眼界。
第二、两位老师都能巧设问题情境,深入开展数学活动,主动构建概念内涵。
两节课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环节就是比较大小,即探讨比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认识角》)和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哪些方法(《认识面积》),两位老师可谓巧动心思,巧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问题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内化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学会比较方法的同时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在《认识角》中,老师转动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角是有大有小的。于是胡老师让学生用小棒搭一个角,再让学生思考操作怎样把角变得更大些,又怎样把角变得更小些,在操作中初步感悟:角的大小跟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胡老师再用生活中的扇面、剪刀进行张开、合拢的操作,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随后又出示两个大小相同的两个角,老师将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剪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学生猜想、比较、验证,老师再次剪短、再次验证,接着老师只剪短一条边,再次让学生猜想比较验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胡老师这环节的细致严谨的教学设计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在《认识面积》中在揭示平面图形的面积概念后,进行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李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多样的方法,如观察法、重叠法、用同一张纸测量、数格子等方法进行动手操作、相互比较、合作交流,提升对面积大小的认识,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做足了铺垫。如果能把这些比较方法呈现得更有层次、更开放些,将会更加出彩。
第三,两位老师亲切和蔼的教态给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学得自信,愿学乐学,学以致用。我想,这就是数学课的目的和魅力所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