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
时 间 |
2012.4.24 |
地点 |
一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专题研讨 |
参加对象 |
一、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通过对学生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并进行研讨。为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有效措施。 |
||||
活动过程: 一、分析现状,提出问题 在学生做的书面作业和检测卷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这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针对以上这些情况,该如何养成低年级学生认真严谨的审题习惯呢? 二、交流研讨,明确做到以下几点: 1、多认字: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面窄,往往不能独立完整地读完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学生不认识的字词时,要把它单独写出来,并标上拼音。如“规律”“便宜”“贵”“对折”等,教师更要重点解释,以便让学生读懂题意。同时,教师也要利用学科间的互补优势,多鼓励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扩大识字面。 2、多读题: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3、多观察:低年级数学题目大多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学生观察图像很可能是没有章法的,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要细致,教会学生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有序地观察。其次,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性的,引导孩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既注意到局部,又能把握整体。 ” 4、多思考:每次读题后提一些问题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你看懂了吗,说说意思” “先干什么,再干什么”等,这些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作出总结: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教师应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入手,培养学生认真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独立的审题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