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低年级计算能力的策略
武进区潘家小学 唐飞云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地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一、要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知识要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准、算不快。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计时让孩子们做,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做正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与兴趣。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计算退位减时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把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了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
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时,为了让学生理清算理,可以让学生请出小棒或计数器一起来学习,在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中发现并理解: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必须向十位借一个“十”过来才够减,再与原来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算十位时,要先退掉借走的“一”再减;还可以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让学生对算理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五、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做到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书写格式要规范。同时,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