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梯形面积公式
一天放学,像往常一样妈妈开车带我回家,妈妈经常会拿各种看到的事物教育我。这不,“萌萌快看,前面车上一共有多少根塑料管?快点算出来。”我一看,前面一辆卡车上堆了一些白色的塑料管,从后面看横截面刚好是一个梯形,“这简单,老师前不久刚教过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公式算一下就ok了。”我暗暗思忖。“1、2、3……”我很快数出最上面一层是4根,下面一层是9根。上底和下底知道了,该数高了,汽车晃来晃去,我怎么也数不清楚。妈妈说,知道了上面和下面的根数,几层应该可以算的。我没理妈妈,继续数,终于数清楚了,是6层, “39根”我高兴地叫起来。“我早就知道了,我的高是算出来的,有规律的。”妈妈得意地说,“你回家后在纸上画出来,找出规律。”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在草稿纸上画起来,画了几个不同层的,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妈妈说,你注意一下上底和下底的个数与层数的关系。“哦,我看出来了,这几幅图的层数刚好都是下底减上底加1。”“对了,在生活中就是要这样总结规律,让复杂的问题简单起来。”妈妈又不失时机地教育起来。“这题也可以用加法算,怎么算?”“=39(根)”
“观察这个加法算式可以发现什么?”“后一个数比它的前一个数多1.”“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和我们在车上看到的塑料管,你能发现什么?”
“第一个数4就相当于梯形的上底,最后一个数9就相当于它的下底,加数的个数6就相当于梯形的高。”“对,求这个加法算式的和可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计算, 即 4+5+6+7+8+9= (4+9)×6÷2=39 (根),像这一类有规律数字相加可以是最后一个数与第一个数的和乘以个数除以2。”妈妈接着又给我出了两道题:
(1)1+2+……+99+100=
(2)2+4+……+98+100=
我很快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了得数,
l+2+……+99+100=(1+100)×100+2=5050
2+4+……+98+100=(2+100)×50÷2=2550
妈妈看了我的答案满意地笑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又一次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通过努力思考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作者:王尘锐 五( 2 )班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指导老师:吴新民
“鸡兔同笼”巧解
数学课后,我“刷刷”写起了练习册。“呵,真简单,就差最后一题喽!”我开心的笑了笑,看起了最后一个题目。题目是这样的:“笼内有鸡兔若干只,共12个头,30只脚,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啊?这是什么题目啊?从来没有碰到过!我笑不出来了,开始整理思路:12个头说明鸡和兔一共有12只。一只兔子4只脚,一只鸡2只脚,一共30只脚……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吴老师见我们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多读题目,并提示道: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不能尝试有这种方法解决。于是我就开始尝试。
兔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鸡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0
|
脚
|
24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38
|
40
|
42
|
44
|
46
|
48
|
答:兔有3只,鸡有9只。
我终于找到答案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老师又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喝醉了,就躺在草地上休息。一群鸡和兔走了过来,慢慢混在了一起,农夫告诉他,有鸡兔若干只,共12个头,30只脚。并问他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那个人不知怎么办。这时,农夫放起了音乐,兔和鸡都跳起了舞,鸡只有一只脚着地了,兔只有两只脚着地了……”我豁然开朗,想到了解题的方法:
30÷2=15(只)算出现在一共有几只脚
15―12=3(只)算出有几只兔
12―3=9(只)算出有几只鸡
答:兔有3只,鸡有9只。
其实数学并不难,只要认真思考,就能得出答案!
作者:吴皓楠 五( 3 )班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指导老师:吴新民
解决“电费收费问题”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世界里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我国为了让大家节约电力资源,全国各地实行了阶梯电价。今天我要讲的是一种关于阶梯电价收费的问题。
这道题我想大家也并不陌生,题目是这样的:为鼓励节约电资源,某电力公司设定了以下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照每千瓦时0.52元收费,若用电量超过了100千瓦时,则超过部分以每千瓦时0.6元收费。小明家十月份付电费64.6元。问:小明家十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这道题目看似难,其实很容易。首先我们可以求出100千瓦时所需的电费,算式是这样的:0.52×100,算出来得52元。接着我们求出超出部分的费用,算式:64.6-52,结果为12.6元。然后看已知条件是超出部分以每千瓦时0.6元收费,那么超出部分的用电量就可以很快的求出来了,列式:12.6÷0.6,答案是21千瓦时。最后把前面没有超出的100千瓦时加上用电超出的21千瓦时就是这道题的答案了。
怎么样,听了我的讲解你是否学会了呢?
数学世界的确是奇妙的,我们只要用心去想,去做,那么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作者:曾莹莹 五( 3 )班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指导老师:吴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