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三
发布时间:2013-04-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萍仙

 

时 间  

2013.3.28  

地点  

二办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  

参加对象  

低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目的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过程:  

    主讲人:唐萍仙                 内容:二年级《乘法》单元    

    内容编排                 

    全单元内容分成五段编排  

    第69~72页教学几十乘一位数口算,笔算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第73~80页教学“倍”的概念,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81~85页教学个位向十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86~90页教学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91~93页单元复习。  

    编排特点: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感悟算法。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教材充分注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想、推理、建模、优化等数学活动,从而理解算理,获得算法。  

    2、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计算经验进行估算,发展估算意识。  

   《标准》指出要加强估算。不单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里应用广泛,还因为估算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与方法,能促进数学思考、发展智力。本单元里乘法估算与笔算进位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同时安排,并在练习和应用中逐步提升。  

    3、让学生经历逐步抽象的过程,建立“倍”的概念,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倍数关系是常用的数量关系,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倍”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从形象到抽象,先摆学具看出“倍”,再计算求得“倍”,逐渐形成“倍”的概念,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安排。  

    4、改革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单元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从过去的应用题到现在的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名称上的变化,也不仅仅是呈现方式的变化,更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变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