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5
发布时间:2013-05-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萍仙

时 间  

2013.5.9  

地点  

二办  

活动内容  

学习研讨  

参加对象  

低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  

1、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2、在专题研讨中进一步加深认识新课标,联系教学实践,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  

活动过程:  

    一、集体备课  

    主讲人:段凌颖                内容:认识角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包括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68~7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第二段,第72~7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  

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动物头上长的坚硬的骨状凸起物,如牛角、羊角;二是物体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如墙角、眼角。这些经验既是建立角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也可能成为理解角的数学概念的障碍。教学时,要注意四条:第一,选取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角度要尽可能符合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第二,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并明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第三,利用对角的初步认识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时,要指导学生从顶点起依次指明角的两条边。第四,在找角的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的区别。如,牛角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眼角也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  

2.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角,是教材精心设计的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如,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角吗?你还能用老师给你的两根硬纸条钉成一个角吗?此外,教学时还要通过及时的交流,让学生指一指做出的角,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角的大小认识上的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射线和线段的知识,所以在比较角的大小时,不容易正确把握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进而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时,可以按以下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明晰认识:第一,通过观察实物或图形,知道角是有大小的;第二,知道有些角的大小可以直接看出来,有些角的大小不能直接看出来,所以需要想其他办法;第三,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间接地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第四,通过进一步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如,每人分别准备两根长短不一的硬纸条,要求做一个活动角,同桌两人比一比,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进一步要求学生想办法,使同桌两人所做的角变得一样大;最后要求同桌两人把所做的角再变一变,使边短的角大,边长的角小。  

4.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  

认识直角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作准备。有没有借助工具判断直角的意识,能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是检验这部分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次序地经历如下的过程:第一,从典型物体上抽象出直角的图形,介绍名称和直角标记;第二,根据对直角的初步认识,鼓励学生找出更多的有直角的物体,以丰富感知;第三,动手折直角,在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直角的特征;第四,比较不同直角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第五,根据获得的认识,想办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5.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教材第73页,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安排对钝角和锐角的初步认识。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主要应借助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关于锐角和钝角的正确表象,而不涉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去认识:第一,观察教材提供的三个钟面,提出:哪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直角?第二,让学生比较:剩下的两个角,哪个比直角大,哪个比直角小?第三,结合图形,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第四,组织判断练习,如第75页第4题。第五,让学生按顺序排列直角、锐角和钝角,并简要说明理由。  

6.瞻前顾后,在练习中拓展已有知识,并为后续学习服务。  

第71页第3题,先让学生判断呈现的图形分别是几边形,再要求数一数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认识相关的多边形。第75页第6题,让学生在一组四边形中,找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些孕伏。  

二、专题研讨:关于“几何直观”  

    (一)网络学习《漫谈几何直观》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九大变化  

关键词的变化: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新增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  

    2、几何直观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像能力  

                             直观洞察能力  

                             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数形结合思想)  

    (二)研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