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6)
时 间
|
13.06.06
|
地 点
|
六(4)班
|
活动内容
|
研讨活动
|
参加对象
|
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分析五年级式题竞赛的得失。
|
||||
2、学习六年级《2013年武进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
|
|||||
活动过程:
一、五年级式题竞赛试卷分析。(主讲:吴新民)
1、分析这次竞赛的得失。
2、分析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学习《2013年武进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主讲:陆品荣)
2013年武进区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要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依据,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运用,特别是要考查学生在具体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命题内容无科学性错误,语言准确、简练,答案无歧义。毕业考试的命题,必须是总体布局合理,题意表述清楚,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
2.基础性原则。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注重对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为今后学习和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全面性原则。以《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要求为基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以本册教材(含总复习)为重点,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学习习惯。
4、导向性原则。试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避免呈现方式的程式化;要关注各类学生,不出偏、难、怪题,不出计算烦琐或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
1.数与代数(60%)。主要考查内容有: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估算;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或反比例的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图形与几何(20%)。主要考查内容有:空间和平面中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包括一些基本图形公式的推导、计算(周长、面积、体积等)及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运用数对、方位角度等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等;
4.实践应用(10%)。能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有效的数学方法加以解决。
四、试卷的基本结构
1.试卷题型:包括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解决问题五类。
计算题:包括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递等式计算不超过三步。
填空题:各试题相对独立,不相互影响(不出影响另一题解答的连环题)。
选择题:单项选择,选择支为3-4个。
操作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
解决问题:试题要突出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紧密联系,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
2.题型比例:计算题(25%)、填空题(20%)、选择题(10%)、操作题(10%)、解决问题(35%),各题型的分数比例可根据试卷情况作适当调整。
3.难易比重:较难题、稍难题和基础题分值之比为1:2:7。试卷的题量适中,通常为40道小题左右(不包括口算题)。
五、命题的几点建议
1.命题时要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应关注《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技能等。
2.试题内容与结构应当科学、题意明确,试题表述应符合准确性、可理解性的要求。
3.命题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命题的素材可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4.命题时尽量不套用陈题,要加强对陈题的改造与重组。
六、其它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中不使用计算器。
2013年5月28日
三、布置后阶段复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