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发布时间:2013-1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飞云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潘家小学   唐飞云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58-6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过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的含义。
2、通过观察、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在学习生活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和2根橡皮筋,两副相同的三角尺,若干个小正方形,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媒体出示教室图)同学们这里是我们每天学习的地方——教室。在教室里,你能找到熟悉的图形吗?(学生交流)
2、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3、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
4、引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世界,去进一步认识它们身上隐藏的奥秘吧。(贴出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并揭题)
二、探究特征
1、刚才同学们从边和角两个方面简单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边”、“角”)仔细观察,大胆猜测:你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秘密?四个角呢?
2、同桌合作:(1)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证实你对长方形的猜想?2)请你们利用身边的材料(长方形纸、直尺、三角板)去验证你们猜想。
3、小组活动后汇报,估计学生可能采用以下方法:
1)用直尺测量。
演示:指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测量的过程,并告诉大家测量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提问:除了用量一量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学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的过程。
提问:通过折,你们发现了什么?
其他同学也发现这个结论了吗?有没有哪一个同学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或者左右两边不相等的情况?
小结:我们全班研究了几十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都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
介绍:(边说边指)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的方向是对着的,这两条边可以说成是“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对着的,这两条边也可以说成“对边”。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刚才得到的结论改为——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
4.验证长方形角的特征。
提问:你们是怎样验证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的?(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
设问:这样的话要量4次,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对折再对折,指一指原来长方形的四个角在哪里。
指出:通过这样的对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所以只需要量一次。
追问:通过用三角板直角去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5.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1)启发:刚才我们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证明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那么你能用这些方法来验证对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猜想吗?
2)每个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一个正方形纸片,同桌合作一起验证。
3)学生汇报正方形的边、角的特征。
提问: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我们发现了什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提问:通过用三角板直角去比一比,我们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
6、提问:同学们真聪明,想了那么多的办法证实了你们的猜想。现在你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秘密了吗?(自己说一说、指名说一说、全班说一说)
指出:这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引导比较,深化认识
1.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
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自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
学生自由阅读,指名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
练习:同桌互相指一指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指一指正方形的边长。
三、应用练习
1、挑战第一关:“做一做”
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听从小组长安排,每个组员从“钉子板、两副相同的三角板、长方形纸、一些小正方形纸、一些小棒”中选一种材料,想办法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2)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做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
2、第二关:“画一画”
完成想想做做7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