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2)
时 间
|
13.09.17
|
地 点
|
四办
|
活动内容
|
业务学习
|
参加对象
|
全体中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学习《潘家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潘家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
||||
2、交流近阶段教学中的困惑、感悟与体会。
|
|||||
活动过程:
一、学习《潘家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
1、教研组设置。
2、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
3、教研组的工作职责。
4、对教研组的考核评价。
5、附则。
二、学习《潘家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1、师德建设(10分)。
2、常规管理(20分)。
3、教学活动(40分)。
4、教育科研(30分)。
优秀教研组每学期评选一次。我组准备积极争创。
三、交流近阶段教学中的困惑、感悟与体会。主讲:徐向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
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四个步骤:商→乘→减→落),然后迁移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分层次、分阶段内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到现在本内容的教学已接近尾声。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每堂课下来的教学效果并不都令人满意,整体感觉是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
把学生的作业一本本翻出来,一题题查看错误原因,发现学生对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掌握。但错误类型还挺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学生比较粗心(这是一个不容轻视的问题)。有的学生在列竖式时把数字抄错,有的学生经常忘写横式上的得数,或者是写了商忘写余数,亦或是把除数当成了商写在横式上。
(二)少数学生受到知识负迁移。少数学生受到除数是整十数计算的影响,在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时没有用商乘原来的除数,而是错把除数“四舍”或“五入”成的整十数与商相乘,造成误算。我想这只要多做几次问题应该不会很大。
(三) 忘写商末尾的零。碰到商的末尾有零的时候,有个别学生经常在商的位置不商零而导致计算错误。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粗心忘了写零,在写横式的结果时是写对的,而有的学生是不理解,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应商零,有时已经除到个位有余数,他也会在商的末尾商一个零,应该商零时却不商零。
另外,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同样的一道题,好的学生1分钟不到就做完了,而个别差生2分钟都做不好。这时,我让做好的学生认真检查,但孩子的自觉性毕竟是有限的,多数人做好后主要还是玩,时间白白浪费。而我则要辅导那几个特别差的学生,有时感到还忙不过来。在课堂上要完全做到两头兼顾让我感到有些困难。
(二)计算时有些学生只是机械模仿,不是动脑去算。每节课所学习的方法,看似都能掌握,但遇到综合练习题时就会顾东顾不了西,错误倍出。
对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也稍作了思考:
1.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粗心的毛病不是一日形成的,那是由于学生从小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要克服学生的粗心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应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这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我发现课堂上做的作业正确率比课间的作业高的多。在课间完成作业的时候学生喜欢边做作业边讲话,思想不集中这也是形成粗心毛病的原因。要尽力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给学生一个安静的做作业环境,训练学生做作业时静心静心再静心,让学生学会沉下心来做事。
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使其能认真书写,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对书写不整洁的学生让其重写。
2.重点进行口算训练。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堂数学课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把口算教学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本阶段应多惊醒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一些加减计算,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不会计算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要做到持之以恒。
3. 我想我可以逐步培养一些小助手,让他们组成数学互助小组,让优生帮忙辅导差生,既减轻了我的负担,又让优秀的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