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3)
发布时间:2014-03-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韩英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3)

时   间  
2014.3.19  
地 点  
五办 
活动内容
教学研讨
参加对象  
高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  
1、观摩翁惠琴教学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
2、针对本次公开课进行研讨。
活动过程:
(中心发言人 韩英)
一、翁惠琴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呢?第一、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探究场景,设计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图形中,变与不变的变化,感悟分数分子分母不同,而分数大小相等,从而找出规律,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让学生积累了活动的经验。第二、通过质疑,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设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相同的数能否是0?”并举例验证。“可不可以乘或除以小数?”并举例验证。要不要“同时”乘或除以,从而修改、完善分数的基本性质,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度与批判性,提升思维能力。第三、一堂数学课,除了要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技能的训练这些具体的内容,更要充分挖掘教材所隐含的隐性内容,如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一节数学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钻研教材,永无止境。
二、对翁老师的课进行评议。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本课的学习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习探究的全过程,翁老师创设了探索场景,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发现三个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接着引导学生一起探索这三个分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把具体的知识条理化,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归纳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当总结出性质后找出性质中的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再提出为什么这里的相同的数不能为0,可不可以是小数,并通过再次结合商不变性质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教学中,翁老师还注意关注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老师的课,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探索,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每次听翁老师的课,总是收获多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