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4-06-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品荣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陆品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初步的归纳能力、合作意识。
3.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奇妙、有趣,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有序找全一个数的因数是最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两个概念中你觉得哪个概念比较容易理解。
你能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吗?
用一道乘法算式把你的摆法表示出来?
4×3=12   6×2=12    12×1=12
根据摆长方形,我们得到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从这三道乘法算式开始研究。
二、讲解意义
1.举例说明:
根据4×3=12,我们就说:
12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倍数和因数。
2.尝试练习。
从剩下的两个算式中,选择一个算式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从12×1=12,可以看出一个数既是自己的倍数,也是自己的因数。
追问:如果说12是倍数,2是因数,是否可以?为什么?
明确:倍数和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上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3.巩固练习
同桌互说,一人说算式,另一个人根据算式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老师刚才也想到了一个算式:24÷3=8,谁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小结: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乘法算式说出倍数和因数关系,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说出倍数和因数关系。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是指不是0的自然数。(课件出示后齐读一遍。)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三、寻找倍数
1.找3的倍数。
请同学们找一找3的倍数。
提问: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引导学生交流找3的倍数的方法。
    乘法:  =        除法:(  ÷3=  
讨论如何有序找出3的倍数。
启发: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
追问:能把3的倍数全部说完吗?(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应该怎样表示问题的答案?
一个数的倍数,通常从小到大写出五个之后加上一个省略号。
教师板书:3的倍数有:3691215……
2.巩固练习
接下来我们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看谁找得既快又有条序。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评价。
3.归纳特点
观察上面这几个例子和自己学号的倍数,你发现这几个数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最小
最大
个数
  
无限的
要求学生再完整地说一说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四、寻找因数。
(过渡: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本领我们已经学到手了,那么如何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2有哪些因数?)(媒体出示算式学生说出12的因数)
1.找18的因数。
提出问题:看了我们找到12的因数后你有什么灵感了没有?你能找出 18的所有因数吗?边找边想,什么样的数是18的因数?
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第一种:可以想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18。(出示()×=18)这两个数都是18的因数。
第二种:想18能被哪个数整除。(出示18÷=))这里的除数和商都是18的因数。
讨论如何有序找全18的因数。
学生介绍方法,可能会出现两种:
第一种:用乘法,从1开始,一个一个的慢慢试。
1×18=18
2×9=18
3×6=18
讨论:为什么不用5乘,不用7乘。
总结:第一个乘数从上往下写,第二个乘数从下往上写,形成一个 “V”字型,相同的数只要写一个就形了,这样就比较有条理了,而且也不会漏掉。
第二种:用除法,用18依次去除以123……
18÷1=18
18÷2=9
18÷3=6
讨论:为什么不除以578……
总结:先写除数从上往下,再写商从下到上,相同的只写一个。也可以一个算式一个算式地找。有1就有18……,从两端往中间写:1……18
2.巩固练习
1)接下来我们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看谁找得既快又有条序。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1536
2)找6的因数。
关于6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一起看6的因数,12366本身不算,123=6,正好又等于本身。正因为这样的数很特别也很少,数学家们将这样的数叫做完美数。想知道你的学号是不是一个完美数吗?自己可以去找一找,算一算。
3)检验自己的学号是不是完美数。
师生共同检验认为是完美数学号。相机可以介绍富裕数和不足数。
3.归纳特点
观察这几个例子,结合一个数倍数的特点,想一想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

 
最小
最大
个数
  
无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此表。
五、综合比较
观察这个表格,谁来说一说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各有什么特点,之间有什么区别?
六、巩固练习。
1.说一说
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4×6=24     25÷5=5    35=8
2.辩一辩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用手势表示对与错。
根据6×2=12,就说6是因数,12是倍数。
147最小的倍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因数1
50以内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66的倍数,66的因数。
3游戏激趣
七、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