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4
发布时间:2014-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唐萍仙

 

时 间
2014.10.26
地点
二办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
参加对象
低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活动目的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活动过程:
          主讲人:钮丽英              内容:第六单元《米和厘米》
小学数学里,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测量的教学,是从长度开始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本单元只教学厘米和米。要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线段的长度,测量物体边的长度。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1线段的图形和主要特点,例21厘米的实际长度,例3用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例4画整厘米长的线段,例51米的实际长度,用米为单位测量长度。练习十主要练习厘米和米的知识,用厘米或米为单位的测量,解决有关长度的实际问题。
1.   教学线段,让学生感知它的特点,认识它的图形,形成线段的表象。
(1) 在现实的情境里引出线段,并用图形表示,初步感知线段。
(2) 把物体的直的边、折纸得到的折痕等看成线段,体会线段有长有短,继续感受线段的特点。
(3) 利用直尺画线段,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特点。
2. 教学1厘米,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 在直尺上认识1厘米。
(2) 用手指比划1厘米。
(3) 寻找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
(4) 理解几厘米。
3. 用尺量物体的长度,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例3量长度的操作过程是:把直尺的“0”刻度线和蜡笔的一端对齐,直尺沿着蜡笔平放,蜡笔的另一端刚好和直尺的“8”刻度线对齐,这支蜡笔的长度是8个1厘米,即8厘米。
例4画线段的操作过程是:把直尺平放在纸上,找到直尺上的“0”刻度线和“4”刻度线,在这两个点之间连出一条线段,并适当表示两个端点。
4. 教学长度单位“米”,通过多种途径体会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表象,学习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相对于厘米而言,“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经常用于测量比较长的长度。例5教学米,设计的线索是:引出“米”→感受1米有多长→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5. 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初步培养数感等数学素养。
(1) 认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2) 以“米”为单位,目测物体的长度。
(3)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
6. 练习十部分习题的编排说明。
7. 编排“动手做”,让学生在测量长度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