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追求情趣与理趣的自然融合
发布时间:2015-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文

 

追求情趣与理趣的自然融合
——特级教师徐长青《退中的数学》教学赏析
灵气、灵性、灵动的数学课堂,是我们的终极追求。20105月,在“长兴之春”全国小学名师精彩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特级教师徐长青《退中的数学》一课,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独特雅致的教学视角,深厚精湛的教学功力,独具魅力的“数学思想”所蕴含的力量,追求情趣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大道至简”的一场视听盛宴,折射出熠熠光彩。
【片段一】引思——挖掘情理相容的多彩内涵
师:魔术开始了,这是一张长方形纸。
(讲台后 “嘶”“嘶”两声。)
师:变成了几片纸?
生:4片。
生:因为你撕了两下。
师:正确答案就是4片。
生:我觉得有可能是3片。第一次先撕开,再把其中一张再撕开,就是3片。
师:正确答案就是3片。能自圆其说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有没有可能撕成2片呢?
生:第一次从上往下撕开一半,第二次再从下对齐往上全部撕开,就成了2片。
师:正确答案就是2片。
生:1片也有可能。
生:第一次没撕开,第二次还是没撕开,还是1片纸。
师:还有很多的答案,条件不同,撕的方法不同,可能产生的答案也就不同,这些答案都是可能的。
【赏析】
常见的“撕纸”游戏,在徐老师的演绎之下,变得趣味盎然,又饱含深意,从“嘶”“嘶”两声中,一种基于常规又超越常规的动态“答案”欣然呈现,1张、2张、3张……只要能“自圆其说”的答案,一切皆有可能。徐老师“花香盈盈”的课堂,有什么内在特质?
数学活动的有效引领——一张纸的内涵。灵动、激情的数学课堂,活动是载体,徐老师那让人经久不息而又意味隽永的一撕,“听声辨形”,轻轻掀开了学生的思维之帘,让学生的思维在休眠中得以启动,了无痕迹,却又顺承自然,最终走向“一发不可收拾”。
数学思想的无形渗透——一切皆有可能。个性化的答案,基于自我的理解,呈现出数学学习是学生个体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从徐老师的课堂中,数学思想已无形凸显,一方面数学知识是严密而又极具逻辑性的,“条件不同,方法不同”,正是对此最有力的诠释;另一方面,“可能产生的答案不同”,揭示了数学结果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精义与曼妙相承相生,冠以数学学习无穷的魅力,在思想光芒照耀下的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抚花香满衣。
【片段二】悟理——寻求情理相容的和谐共生
师:结果是原来有1片,现在有4片。这里的每一片纸必须变成4片,猜,照这样变下去,能撕出2010片吗?2009片呢?2011片呢?
师:数学家华罗庚爷爷这样说:当你们在学习中遇到较复杂的数学现象和较困难的数学问题时,一定要学会知难而……“退”。
生:不是真的退,而是要从退中找到一种方法。
师:我们要学会知难而退,那这里退到几张纸?( 1张)我们进了一小步,到了4张纸,(撕两声)现在几张纸?
(猜测7或8张,数一数,7张)
师:我不问为什么是7张,而是8张错在哪里?
生: 4张,再撕成4张,成了8张,没考虑到是拿出其中一张大的纸再变成4张小的纸,所以要减1。
生:下面13张,16张,……
师:该回头看了,大家发现……?
生:每次都会增加3张。
师:到一定的时候要驻足回头看。原来有1片,每次增加的都是3的倍数,简化为n个3,就是3n+1。这里撕的片数都可以用3的倍数多1来表示。那2009能被撕出来吗?
生:不能,2009减1不是3的倍数。
生:2010不能,2011是可以撕出来的。
师: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
 
 【赏析】
当学生已有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新的学习也就开始了。面对撕纸游戏后产生的新的数学问题:能不能撕成2009片、2010片、2011片呢?,繁难而又冗长,怎么办?徐老师给予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猜想空间,并依循着“猜想—验证-运用”的行进路线,尝试“知难而退,以退为进”,“退到问题最简单的地方,从头再来,寻找规律,”学生退到“一张纸”的原点处,继而逐步演进,奔向精妙答案的“制高点”,寻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支撑,使猜想趋于合理,答案得以精致,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这样充盈着智慧的课堂上,体悟到了退的力量是那样的“巨大”,从中领会掌握合理的方法,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徐老师教给学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而是“一个能够撬起地球的支点”,是寓情于理、理中生情、情理互通的一个永生享用的“法宝”。他注重让学生学会对自我思维偏误的合理审慎和反思,“当知道错在哪里的时候,才是最厉害的”;他亦关注基于规范操作下的合理猜想,“我们要做合理的操作,来支持我们合理的猜想。”;他更聚焦于“寻规悟道修法”的学习本真追求,处处显现“进退两相依”的动人胜景。
【片段三】生义——演绎情理相容的智慧生长
(板书:100000004边形)
师:这个图形是怎样的呢?
生:它是一个封闭图形,有100000004个角,100000004条边。
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00000002乘180度。
生:100000004减2再乘180
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可能有关系,为什么要减去2呢?,你们有什么办法说明?
生: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
师:退到几边形?
生:三角形,因为它是最简单的封闭图形。
师:回头看,三角形内角和多少度?四边形呢?为什么呢?
生: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度。
生:两个三角形,也就是180×2=180。
师:五边形的内角和是怎样得到的呢?(3个三角形)你能让我看出3在哪里吗?
生:一分为三。
师:三角形内角和是一个180度,四边形会一分为二?五边形会一分为三?……一亿边形呢?一亿零二边形呢?一亿零四边形呢?
师:法宝证明,边数减2是有道理的。
【赏析】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活动。数学的价值是通过应用得以体现的。“100000004的内角和是多少?”让在场听课者着实捏了把汗,但课堂中的学生却并未惊呼连连,“100000002乘180度”,“100000004减2再乘180”,他们的猜测已经不是课堂伊始的不着边际,因为他们已经窥悟“退中之道,进中之理”——退到最简单的封闭图形,以此展开研究,通过有效的分割,化繁为简,直至问题的核心,继而向终极答案迈进。徐老师没有过多的说教与灌输,因为他坚信“答案就在我们心中”,他更相信“法宝”的力量。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终身受益。”学习方法其实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方法的领悟,不仅要靠教师言传身教,更是学生学习进程中在自我反思和实践中得以积淀和形成。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简单而又实用,退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想,是为进积聚能量,由此彰显“大道至简、育人无痕”的雅致韵味。
追求情趣与理趣的完美相容,情是理的土壤,理是情的果实,依循着“情中生理,理中育情”的要旨,从感知起步,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多维思辩,经历提炼过程,直至运用突破,最终达成从情趣到理趣的自然升华,课堂也必然会浸润在快乐之中。
 “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徐老师的课堂,带领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肤浅走向深刻,体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情理相容,智慧生长,让整个课堂成为了共享数学理性光芒的诗意殿堂。
    《新教师》2014年9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