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为指导,以区教研室提出工作目标为依据,以校教研处工作计划为导向,坚持在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指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理论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要继续组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和常州教研室编写的《共同应对》,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并认真组织好交流研讨活动,促使教师真正转变观念,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和实施教学。
2、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精神。对使用“大纲(试用修订版)”教材的教师,要指导他们严格按“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进行教学,坚持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为推进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与条件;对使用“国标实验版”教材的教师,要指导他们在认真组织自主学习活动的同时,关注学生双基是否扎实,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
3、要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区“小数会”2005年论文评比活动。
(二)抓实课改实施过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组织本年级段的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五、六年级教材教法的研讨活动为校优质学校复评作准备。(主要采取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和评课、研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2、认真抓好“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认真观察并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总结教改经验。
(三)抓实课题研究过程,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1、本年级组将继续配合学校组织好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扎实抓好研究过程的落实,认真做好阶段小结的工作,及时推广成功经验,提高研究效益。
2、“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和“情智课堂”作为我校的两个研究课题,将继续根据实施计划开展活动,认真而切实地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做到高质量地实现课题的研究目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市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在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认真准备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
3、组织高年级组的数学教师认真参加学术沙龙活动。
三、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2.参加区教材培训活动。
九月份
1.积极参加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学习《潘家小学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3.集体备课,确定各单元重点与难点。
十月份
1.开展高年级组策略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商讨高年级组优质学校复评公开课事项。(上旬)。
十一月份
1.高年级组磨课;
2.期中质量检测,及时做好试卷分析。
十二月份
1.参加区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
2.开展学校课题研讨活动;
3.集体备课,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月份
1.做好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2.期末测试及质量分析;
3.整理、上交教导处、教科室的各类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