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4)
发布时间:2015-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品荣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记载(4)

时    间
15.10.08
地 点
六、办
活动内容
业务学习
参加对象
全体高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目的
带领全体成员学习《小学教学常规》。(课堂教学)
 
活动过程:
《小学教学常规》(课堂教学)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健康成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教学常规要求。
二、课堂教学
(一)原则: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三分钟到班上候课,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教师不坐着讲课。
2、严格按教学计划、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或增课。
3、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教学时间分配得当,课内要有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质疑问难、反馈练习的时间;留有开放性、趣味性的家庭作业,以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6、教师以身作则,教态亲切自然,教风朴实,条理清楚,板书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有实施方案,活动项目的设置与学生参与情况。
8、教师语言要文明规范,力戒语病及口头禅,不讲方言,克服乡音。
9、教师仪表端庄,穿着整洁,美观大方,男教师不敞胸、不穿背心、拖鞋进教室;女教师不穿无袖衫进教室;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10、教师上课时不在教室内吸烟喝茶或接打手机。
(二)具体要求
1、做好课前准备
①坚持上课的头一天(最好是晚上)默述教学过程, 熟悉板书计划,力求对教学内容与过程达到娴熟的程度。
②做好教具准备。至少提前半天对将要运用的教具、课件、电教和实验设备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以确保上课使用无误。
2、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的和内容
①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②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不得出现科学性错误,重点要突出,不平均使用力量;脉络要清晰,不能眉目不清,逻辑混乱。
③课堂教学要体现严密的计划性与组织性,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3、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教学经验,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是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提高:
①导入技能。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与内容,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灵活运用以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设疑置问,引起悬念;实验引思,激情引疑;借助事例,选讲故事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讲解技能。教师应在认真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顺应知识结构之序、学生思维发展之序,提出系列化的关键性问题,形成清晰的讲解结构;运用流畅、准确、明白的语言,启发性讲解,促进学习迁移的例证,恰到好
处的强调;精选形成连贯的过度性短语,重视获取反馈,并予以及时调控,使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③提问技能。这是教师用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能力;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类教学行为。教师要把握一个完整提问的引入、介入与评点过程,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
④演示技能。教师要本着准确安全、简易明显,便于观察和理解本质的原则,围绕演示目的,选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影片、录像带与课件等,通过教师的实际表演与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综合,使之获得知识,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⑤结束技能。教师要通过归纳总结,比较异同,领悟主题,画龙点睛.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的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⑥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讲授知识的必要手段。
⑦板书功能。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纲要、表解、表格、图示、运算、网络等样式,以布局合理、书写规范,具有启发性、简洁性的板书,揭示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结构和教学程序;展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层次的逻辑性;以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凝聚注意、启发思维、增强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让学生思维在其间纵横驰骋。
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思维为核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主线,尽可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空。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动情感,进入角色,深刻体验。教师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全时空地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寻求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与学法指导等最佳结合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驾驭课堂气氛,以创造出课堂教学所需的氛围。理解学生,熟悉其内心世界;尊重学生,以适当的宽容调动学生积极性,于细微处获取反馈,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控,以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严禁在课堂上出现师生"顶牛"的僵局。
5严格课堂教学纪律
教师应:
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导处批准,不得私自调课,不得随意安排自习或请别人看堂、代课。在上课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一般不拖堂。上课时不坐讲,不喝水,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废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得随便离开课堂,不得把寻呼机、手机带进课堂。
上课应衣着整洁,举止端正,教态自然大方,教容朴素无华。
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
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其他学科用普通话。
6、抓住教学规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抓住课堂教学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重要的是:
抓住课堂教学核心,致力于"四基"教学。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应用。集中地反映这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
抓住教学进程的中心,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按照一定章节和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概括,帮助学生理线串点,理清思路,把握规律,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网络,促进技能迁移,优化认识新知。
抓住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强化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良好习惯的形成。
7、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努力探索,及时总结,改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